Come out — Glenn Ligon, Identity

格伦·利根(Glenn Ligon),生于1960美国纽约,概念艺术家。 利根使用的艺术作品在种族,性别,及身份的话题上都很有冲击力。他使用的材料大多都是比较创新的,例如霓虹灯,立体的文字,图画和视频,大多表现力很强,也很直观的表现了他对社会上的不满 “‘Come Out”系列的灵感来自于美国极简派作曲家Steve Reich在1966年创作的同名作品“Come Out”。Steve Reich被委任为一场慈善音乐会创作一支曲子,音乐会的目的是为Harlem Six(6个美国黑人少年在1964年时被错误地指控谋杀了哈莱姆区的一家店主)筹集辩护基金。Steve Reich将焦点放在了Daniel Hamm的录音证词上——Daniel Hamm陈述到他不得不撕开他身上由警察造成的伤口让血流出来,以证明自己受伤了、需要救治——他的创作隔离出“出来展示给他们看”(come out to show them)这句话,不断地在两个同时播放的音频轨道上重复它。类似的,格伦·利根(Glenn Ligon)的画作通过反复手工印刷相同的短语来回应了这出悲剧,重叠的词语层在密度与易辨性也产生了变化。” ——摘自《艺术眼》http://www.artspy.cn/html/news/11/11379.html 两个不断闪烁的America霓虹灯被倒置在地板上,兴许代表着国家背后的不可言说的一面 格伦引用了Gertrude…

Continue Reading

Edvard Munch-The flowing of emotions

我一直能记得我爸爸说过的一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天才和疯子其实也就是一墙之隔。梵高在世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他,大家都认为他是个疯子。而他死后才有人开始欣赏他的作品,花天价买下他的画,并且认可他作为一个天才的身份。 我觉得蒙克和梵高有一点像,但是蒙克还是没有梵高那么折腾。他在世的时候也是有很多人能够认可他的画,并且从精神健康的角度来讲蒙克还是要更加正常。 蒙克从小就被疾病,家庭的精神状态所影响,虽然说他一开始是学工程学以及物理生物化学出生的,但是与疾病的争斗之后他还是决定走了做一个艺术家的道路。因此也受到父亲的批评和谴责,在经济方面的支持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直持。 蒙克其实还是有做出过许多的尝试的。在旅程中的他收获到了很多前辈留下的灵感。包括1986年他移居巴黎,那是梵高和高更也还健在。很显然蒙克的确是受到了两位的影响。然后包括二位之前的印象派在蒙克早期的画作(1990之前的)都颇见端倪。 Arrival of the Mail Boat  in 1990 August Stringberg 1982 很明显起初爱德华还是有注重笔触的规整和光影的变幻的,相比之后的蒙克来说。 蒙克在1989抵达巴黎。在此之前他也一直在寻找他自己的风格。这些在1990年间画的画还是印象派的画风。过度的模仿然蒙克也受到了不少负面的评价。我觉得艺术家在寻找自己的风格是很常见的事情,是十分艰辛辛苦的。 The Dance of Lif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