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98创意园区实地考察报告

文章撰于2022/3/8,根据空间设计课的实地考察经历经行描述 798有很多的艺术展厅,我之前来的大多数时候第一目的都是来看艺术展。印象最深的是21年尤伦斯办的计算机艺术的展览。整个一圈看下来很过瘾,之后还在园区的一家小面馆吃了饭,完成了一次小的消费闭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798提供了人们较为高层的需求,也就是精神上的对美的追求。如果说你不是在798作为艺术的工作者,那么来到这里的理由无非就是一个:体验这个艺术和精神的象征,并且可以和你友好互动的一个场所。 我们通常提起798的时候,脑海中就仿佛浮现出扭曲的绣铜雕塑,水泥墙上的涂鸦,以及橱窗里的画和雕塑。艺术,不论是人为,还是自然形成的,已经成为了798的基调,是一种氛围感。这种氛围来自居住在这里的艺术家,艺术从事者,以及他们所创造的一切。这个社区不断吸引着更多的艺术家来到这个地方,为不论是画家,还是有着一颗画家的心的咖啡店老板来到这里工作和居住。简单来说,798通过自然的聚集,以及城市的规划逐渐形成了一个艺术社区,并且作为一个象征伫立在望京这片地区,有着客观的印象力。 这里的建筑有着一种浓重的史地感。所谓史地,指的是建筑作为这片空间的一部分,承载着历史的底蕴,是记忆在时间长河里的缩影。这种历史性是被公认的,作为建筑的一部分,最有价值的属性。所以我们至今还可以看到铜锈的管道,在建筑和雕塑中随处可见使用这样一种材料。通过建筑的材质和表皮(Texture),来延续798这个园区曾今的工业价值。 除了使用锈铜,红砖也是一种非常能够唤起记忆的一种材料,在798的建筑中大量的使用。我个人很喜欢在主干道上一个美术馆的外墙使用的红砖,和螺旋楼梯做的一个搭配。在我的印象当中,砖石的结构一般都是横平竖直,有棱有角的。但是这个使用红砖作为外墙的楼梯做到了一种反差,使得红砖这样一个坚固却死板的材料重新赋予了生机,变得很有动感(dynamic) 在其中一个停满汽车的广场空间旁边,CUBE使用了大量的清水混凝土作为空间的外墙。围绕着产生了一个庭院空间。这个空间给人感受是寂静却不冷清,四方的墙体本来会很无聊,但是通过有秩序的铆钉排列,让水泥墙产生了有秩序的节奏感,并且在道路一侧的墙体上开了一条细长的缝,可以透过一缕阳光,同时也展示了墙体的厚度,给我有一种厚重又沉稳的感受。这个大量使用混凝土的空间和798大多数的部分使用的材料截然不同,让每一个踏入这个区域的人都仿佛进入了第二层仙境,不得不慢下脚步来仔细感受纯粹的墙壁和空间。

Continue Reading

空间设计课-我

我的空间自画像包含了思考自我的几个步骤。我在拿到纸黏土的时候,先无意识的捏出了一个黄色的角落,由三面不完整的墙壁构成。然后又想到可以用条状的粘土来封闭这个角落,就用绿色的粘土做了一个弧形的结构,后来被我解读为拟物化的自己。 延展的部分从“我”的头部开始,一条一条的长条互相链接起来。有点像一道长满了刺的闪电。我认为自己的脑袋里总得有点什么,所以做了这样一条抽象化的思绪。 整个小雕塑表达了自己喜欢摊着的一面,同时凌乱的思绪或多或少是在思考自己的存在时所产生的,不太好捕捉,所以就用这样一种不稳定而且带刺的方式来表达

Continue Reading

达达诗·探索组合和荒谬性

一开始在制作拼贴诗的时候,有点磕磕绊绊,不知道自己的诗应该表达什么。句子可能不是很通顺,而且读起来也怪怪的。做出来的句子读起来很怪,也很好玩。 第二首诗我找了英文的素材,是一本学校的招生手册,里面提到关于疫情期间的管理和政策。我就用里面关于疫情的词语:2022,生活life,Covid-19来讲述了疫情发生的一些消极的态度。比如:“学习不是一条成功的道路。” 这是一首谈论诗歌和歌唱的诗,尝试创造一种悲伤,宽广的情感。比如使用”无奈“,”世界“,”歌唱,远行“等词语 在第四篇的创作时,我发现仅仅用人的对话就可以塑造一种神秘而又荒诞的小故事。隐藏对话两人的身份反而让人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在衡量拼贴的大小对整个版面产生的效果。比如使用一个特别大的字块就能创造一种不平衡的感受,在观者第一眼看到时就吸引目光 这一篇写的时候,发现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如果和用来描述关系的动词相反的话,也会有特别的效果。猎人本来应该是捕杀动物的人,却成了“被人捕杀。“的关系。 当我看到有一张书籍的夹页里有简单的儿童水彩画时,就将两个简单的形象剪了下来,用作句子的主语来使用。 字词的排练组合 – 这一篇的拼贴只使用了2个字和4个字的词汇来排列组合。一共四句,每一句都按照 2-4-2-4的方式排列。虽然说没有形成一个主谓宾的句子,但是也很有意思 素材截取自一段关于共产党员的小故事。我将几个主语和动词随机交换了位置之后就有了这首诗的雏形。 最后一首诗是来自安迪·沃霍尔的展览信息,里面有很多关于艺术,展览,消费,波普艺术的内容。我将它们结合,形成了比较严肃的诗词内容

Continue Reading

关于人体的一些创想:反转的表面

亨利摩尔( Henry Moore)从小就是一个讨厌传统技术的雕塑学生。虽然说很欣赏古希腊时期,以及中世纪的雕塑,但是当他的老师要求他使用pointing machine(锻尖机)来复刻一尊人物雕塑的时候,他并没有采用pointing machine而是收到了Constantin Brancusi, Jacob Epstein, Henri Gaudier-Brzeska 和 Frank Dobson,几位原始主义(primitivism)的大师影响,他选择采取直接雕刻(Direct Carving)的方式,并且仿造了锻尖机会在大理石上留下的凹槽来交差。 之后的亨利摩尔在一次艺术考察中在博物馆中看到这件来自中美洲的雕塑,深深的打动了他,并且影响了他之后作品的走向. 再次之后,摩尔产出了一系列关于躺卧的人的雕塑。放弃了传统雕塑的繁琐的细节之后,摩尔的雕塑注重整个人体的动态,夸张人体的动态姿势来创造奇特的效果。 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任教的7年,摩尔创作出了他的第一个公开展览作品《西风》 亨利摩尔最启发我的点就是对于具象描绘的舍弃,继而追求人体的流动性。他的雕塑表面都十分的光滑,完美的描绘了人体的轮廓的美,以一种特殊的平衡构建而成的美学,是摩尔独有的对形式和体块的鉴赏力。 看完了摩尔的作品之后我大受鼓舞,立刻就开始了对基础形状无目的创作。 我没有选择对着人体的某个部位做临摹,而是一边探索着手里的材料的同时,也在沿着摩尔的路线继续往下走,看看会发生什么。…

Continue Reading

I DO / 时光会说我愿意 主题展

本次行程来到798本来是想看两个展的,但是后面的那个Oh my dog, Oh my cat的展因为去的有点晚,已经闭关了,所以很遗憾,只有I DO展厅的这一个展看成了。 I DO这次的展览是免费的,所以不出所料,有非常多令人反感,廉价,商业化的展品。我还是先说一说我喜欢这个展的部分,在吐槽好了 动画显示了玻璃柜里的两个球,上下移动,分裂。有极简主义的风格。这幅画让我想到了我的一个建筑/艺术老师。他特别擅长用软件制作短的电子视频艺术。他大多数的影像都是复杂的图形,扭曲的光影所结合的 我觉得像这样简单图形,相比于细节的录像带来说,有着更多留给观看者的思考空间。我可以自由解读那两个移动的圆形代表着什么。 前方通道使用了镜子作为虚假视觉的扩张,使得整个走廊比看起来的要长。 整个房间的角落和边缘都堆满了白沙。我觉得这个展品的制作者挑选了正确的材料来表达ta想表达的“感知”。当我走进这间屋子时,气氛变得非常的静逸。身边的白沙想意识一样提醒着我要谨慎小心,细腻的行走。 穿过四季的主题,来到夏的房间时,I DO所表达的方式使用船和莲叶。前方的银幕是航行的远方。虽然说用意是好的,但是这个装置的组合有点僵硬,令人不适。 这是春的展厅,我没有看懂 我最喜欢的展品就是这个,时间的代表物。虽然说在展览中这个装置的寓意可能并不只有时间的含义,但是我就是很喜欢这样的形式。闹钟是计时的装置,也可以用来把人吵醒。将一堆这样的闹钟悬挂在屋顶就仿佛代表着人们所衡量过的时间之和。在闹钟的阶梯中上升,令我感觉我能够穿越时空一样。 最后还是想吐槽一下这个I DO的展。虽然当中有个别的展品还可以,但是依旧是普普通通的水平,没有特别出乎意料的艺术风格和探索,甚至连背后的精神都是为了宣传商业产品。所以教训就是不要对免费的展保有太高的期望,因为它们往往都不咋地。

Continue Reading

Kaaba – Interpret the pilgrimage

前言: 这个项目来自SIA机构的教授项目课,由Professor Jennifer指导。整个项目从6月7日开始,经过了不同时期的迭代,我也在努力争取能不能拿到教授的推荐信,所以少有时间抽出来去做下一个新的项目。但是不同的是,这个项目的过程我觉得都还是有质量的,希望能够最终产出一个完整的作品 整个项目的开端来自一个宗教仪式,即处在麦加的Kaaba。Kaaba在阿拉伯语中意为方块的意思。是伊斯兰教当中最神圣的朝圣地。每年的斋月(Ramadan)都会有大量的穆斯林朝圣者不远千里来到麦加朝圣。而Kaaba更深层的含义则要讲到Hajj。 Hajj在伊斯兰语有着“踏上一段旅途”的含义。这段旅途包括了外在的行为以及内在的意图。每一个穆斯林在一生当中,必须经行一次麦加朝圣。也就是当他/她有能力独自离家,或者家中的经济条件允许他/她出这趟远门的时候,就是他/她踏上这段旅途的最好时机。 这个传统的习俗来自于古兰经中的一段小故事。即Muhammad(一位阿拉伯的宗教,政治领导人)先知,Abraham被神命令离开他的妻子Hajar,留下他的儿子Ishmael一个人在古代麦加的沙漠当中。为了寻找水源,Hajar在两座大山之间来回奔波了7次(这后来也成为了朝圣的习俗),但是无功而返。在绝望当中的Hajar看到了有一个婴儿在用双腿掘地,然后就见一汪水源从地下喷了出来。后来Abraham就被命令在水源处修建一个Kaaba,并且围绕其走上7圈。邀请其他的人们一起来Kaaba朝圣。 而在整个朝圣的过程中,穿着也是由讲究的。所有的朝圣者都会穿上白色的袍子,被称为Harem,代表朝圣者们在进入Kaaba时纯净的心灵。而女性则需要蒙上面部,戴上兜帽。整个朝圣的过程持续五天,在与Kaaba交互的过程中,朝圣者首先会从处在Kaaba东南角的Black Stone开始,然后开始围绕着Kaaba逆时针行走七圈。其中它们会是不是跪下祈祷,念古兰经当中的经文,或者接触Kaaba。剩下在Kaaba所处的清真寺之外的时间,朝圣者会学者Hajar的样子,在两座山峰之间来回奔波七次,来完成整个仪式 为了能够清晰的表达整个朝圣的过程,我手绘了几张草稿来描述整个过程。其中我参考了英国设计师在描绘晚餐整个过程中的手绘方式,她将所有的行为,物件的移动重叠在了一起,构成了这样一张草图 接下来我对朝圣当中最关键的这个建筑物Kaaba做了分析,包括两张电子拼贴和一张刨面图 当来到分析Kaaba的内部结构时,尝试将整个建筑的侧面切开,露出里面的结构和刨面。 最后教授希望我们能够把整个产出放在一个实际的现实场景当中,所以我就跑到园区当中开始观察又没有一个合适的地方可以放置最终的成果。最终我选取了园区中心的集装箱空地,因为首先园区内的空间比较方便观测和测量,这样在建模的时候就可以得到实际的数据。 最终的项目成品将会是一个在Rhino中的建模作品。但是鉴于我们课程还未结束,所以最终的成果目前还不能被放在网站上。但是大概的思路是:我会解构Kaaba的形状,将它从一个宗教的仪式建筑变成一个建筑,艺术作品。具体的建模技巧教授会传授给我们。所以先这样收尾了。在最终的成品产出之后我会补上来的。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