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ocut Printing

这是一篇关于麻胶版画的作品介绍。
创作者宋Andy
指导老师晓晴

首先我为了熟悉版画的感觉,我做了一个相对简单的作品。

也就是一幅套色版画。一只斑马和背后黄绿渐变的草。

A Zebra With Yellow Green Gradient Background

这幅画没什么好说的,我只是为了练手,使用了不同的刀法去表现不同的材质,以及颜色的调控方法。唯一值得说一下的是板子的裁切。仔细观察可以看出右下角斑马和背景的边缘不在一起,这是因为我想表现一种纵深感。斑马像是和草融为一体,而又在画面之外。可以让观众有不同的想象,也有一定的设计感。

下面的作品就是这次的主要作业了。这次的主题是关于daily life。说实话这次的题目看似放的很大,但是反而容易导致我想不出创作些什么。于是我就贴近最近的生活,想想最近都发生了些什么。于是我想到在这两周的飞盘杯上,我摔坏了我的膝盖。因此我想到了人活一辈子,骨头会跟你一辈子。烧的时候也是肉体先成灰才轮到骨头,所以骨头可以代表我的daily life,毕竟它陪伴了我的一辈子。

确定了题材,我就开始做了一些有关的准备。有一次的visual diary我就用素描的方法画了几块人体中比较重要的骨头,当作我的灵感来源兼草稿。

然后我就想好了,我可以刻出人骨中的头骨、肋骨、脊尾椎骨、大小腿骨、脚骨、大小臂骨、手骨、盆骨这些醒目的,拼凑起来能代表一个人的样子的骨头,然后组成各种我想要的造型。

Pop Skeleton

这是第一版印出来的。我选用了波普艺术中常见了颜色去印版。是纯度较高的颜色,我选用了三原色和三间色。在不同的刻板上印上不同的颜色,去表现一种波普的感觉。

Black Skeleton With Colorful Background

第二版我全部使用黑色去印刷,我的想法是先印出来一遍,在使用彩色在之前的画上去模仿一些无意识的创作。

Casual Black Bones

第三版我没有按照人体正常的方式去排布,而是随意的将它们摆放在一堆,用黑色印。

就这么多吧~Actually这次的作业我自己并不(非常不)满意。也不知道为啥hh。就自己没看上眼儿。最近的visual diary也挺没思路的,所以画出来都不尽我自己意。

Gods of Moon

Gods of Moon

By:
宋砚笛 Andy Song
陈奕桥 Fiona Chen
朱璐璐 Ray Zhu
王一伊 Lucy Wang

板绘勾线图

我是探月人。作为积极行动的公民,我们应该学会包容世界文化。

创作过程

探月学院的理念中包含“月”。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所以我们就想到了把世界上著名神话极民间故事中代表月亮的形象集中在一起,体现探月对世界文化的包容与接纳。

埃及月神 贝斯特 بيستر

也同时体现了在信息化发达的现代社会,文化之间的连接越来越多,搭起了一座座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月亮神们聚在一起也很好的体现了这种连接感。

苏美尔神话 月亮老人

探月学院的学习者都是从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地汇聚到北京的,我们希望每个人来到这个地方都能感受到一份包容,即便是来访校的Visitors。就像是一个中国人到外国看见唐人街那样亲切,属于一份无声的温暖。

希腊月神 阿尔忒弥斯 Ἄρτεμις

我在网络上搜集不同神话中代表月亮的形象;画出缩略图;投影在墙壁上并勾线;上色;上背景色;整理简介文字。

日本月神 辉夜姬 かぐや ひめ

绘画中的每一个形象都使用不同的绘画风格体现,也突出了我们的主题。文化之间的异同造就了民族之间的不同,从绘画风格上就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

中国民间传说 嫦娥

为了在整体的视觉观感上舒服一些,我们调整了一部分形象的配色,让整体的饱和度控制在一个相对接近范围内,与背景相衬托。

罗马泰坦月神 狄安娜 Dĭāna

背景我们选用了灰度较高的深蓝色,过渡到边缘使用了一些极深的墨绿色与蓝紫色,为了有一种纵深感,凸显在中间的几位月神更加紧凑。

印度月神 苏摩 सूमो

感谢观看~

END

TO 晓晴&艺术课的同学们

第一次见晓晴我其实挺害怕的哈哈哈。之前见到过晓晴,但是经过的时候从来没说过话,就觉得这老师特高冷。

我记得是刚刚开学的时候的第一节美术课,同学们在延庆校区的一间大大的教室里围坐了一个半圆,当时我对很多同学都不熟悉,只认识方Sally和刘Ruby,其他人全部都是新生。我们三个就坐在一起等待上课了。

一上课,晓晴就先开始自我介绍啥的,说在哪哪大学毕业啊,做过什么作品啊,在哪办过展览啊之类的。当时就心想“这老师咋这么厉害啊,本来就挺高冷的,还这么有本事,估计这学期的课不好拿分了。”(毫无求生欲)当时反正有这想法来着。但是突然她就让我们做了第一个艺术作业,也就是one+one=one exercise。讲完这个作品规则之后我就立刻爱上了这个老师哈哈哈哈哈。因为我最盼望的就是在探月每个老师都能设计出有意思的课程,那种既不无聊又能学东西的上课方式是最好的了。反正从此开始我就在心里特别喜欢这个老师了,虽然表面上我依旧觉得她很高冷,她当时也的确挺少跟我交流的哈哈哈。

后来我跟她第一次一对一说话是我丢了三次画的时候,她来找我说我的作业怎么办。当时我还挺拘谨的,总感觉自己是在跟一个“大佬”对话,不怎么敢说话。晓晴反正就是用那种平平的语气跟我说怎么补好。当时我就是特害怕晓晴,现在想想特别想笑啊哈哈。

再后来就是关于色彩的那幅画了。我刚开始画的时候配色思路不是很清晰,晓晴就主动过来找我教我怎么调高级灰和对比色,直到后来成品效果非常不错,大家都挺喜欢的,晓晴也各种夸我。感觉我俩从那次之后就变得挺熟的了。真的特别感谢晓晴老师专业的指导以及作为朋友时的那种感觉,真的特温暖。

还有就是关于几个同学啦

方Sally和刘Ruby都是我刚来探月就认识的朋友了,这学期一起上课一直一块待着。经常一起边聊天边画画,还有的时候约好一起赶艺术课的DDL,然后到了就一起看我们都喜欢的综艺,结果作业一笔没动。我俩也经常互相点评作品啥的。也很感谢她俩耶!

Fiona桥。我跟她的沟通其实不多,但是每次聊艺术或者扯闲篇的时候都能给我找到很多灵感啊哈哈。有一次我俩互相说对方作品好的和可以改进的点,她提的点都很到位对我的作品的完整度有很大帮助。

还有Cory 一伊 Ray 豆豆 子渔 莫涵 都是可爱的人儿,我很庆幸和你们在一堂课上耶。

就这样吧~

Create Atmosphere with Value

This is my “Create Atmosphere with Value” exercise, heavy on the left, light on the right.

Both of these paintings depict clouds. The first is a cloud that often appears before strong winds blow inland in the north. Clouds are relatively tall in shape and constantly changing in shape. The second shows the last few white clouds on the beach before it rains. Dark clouds were already looming in the distance, approaching the shore.

Both of these images are my imagination. I grew up in Beijing, the picture of the first painting often seen. My grandparents live in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I often go there, too. I like the scenery of the seaside very much, which is the content of the second picture.

The above is my element source, I will talk about my creative inspiration below.

To be honest, I was depressed when I made my first painting. There are things I don’t like and I’m under a lot of pressure. So the color of the painting is very heavy, which may be a reflection of my mood. As for the second work, I was in a good mood from conception to painting, so the light color may reflect my state. This may also be because of my heart of the sea, I really have not seen the sea for a long time.

And finally I want to thank Xiaoqing Zhu. She helped me with an important drawing technique. She told me that the color of the sky should be heavier than the clouds, silhouettes the clouds with the background color of the sky. This is very important in my work, thank her very much!

Studio1 9.15 1+1=1 The Killer Rabbit

On my right is Sally Fang, her word is “rabbit”.
I wrote the word plaster.
So what My work shows is a rabbit formed by the abstraction of an irregular polyhedron.

The last time we went to Sally Fang’s house, she showed us her pet rabbit. And about how she was once bitten by a rabbit by accident.
In my mind, I always thought rabbits were harmless, cute and gentle. But the story really touched me. What looks mild may have another side.
So I set this rabbit up as a killing machine. Using a very mild and harmless appearance to approach others, and then using brutal means to kill.
It also reflects many people who have two sides in their lives. We can’t trust someone too much, because you never know if she has a second face.

Studio1 9.22 Perspective practice-Time

TIME

My creative inspiration comes from the passage of time. I think time is like an endless tunnel. Mankind is moving from one end of history to the future, and the perspective in the painting is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We never know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so we can’t see where the other end of the tunnel is. This is the purpose and reason for our human exploration to the present.
The painting USES a bit of perspective. Elements of clock Numbers are added to a twelve-sided column structure. I tried to sketch this idea from beginning to end.

Light-Crystal Spread

作品简介

第一学期的毕业展。主题是在自制的化学晶体中加入美感,通过不同光线照射产生新颖的美丽的视觉效果。

乙酸钠单晶

经过展示,得到了许多同学和Guardian的认可的喜欢。项目的准备耗时大约一个月。

整个展都是以晶体来展现,每一个晶体都是通过长期试验培养出来的。晶体培育的原理是在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入物质。而随着溶液中的水蒸发,就会有物质析出。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同,就导致不同溶液析出晶体的形状就会有差异,从而在差异中找到美感。

磷酸二氢钾与硫酸铜单晶

我的创新

艺术形式

首先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我喜欢化学实验中无限的可能性,也喜欢艺术创作中的多元化,也正是这两点让我尝试着把它们结合起来。

硫酸铝钾
晶体制作

传统的晶体制作是通过纯溶液的析出,是比较单调的。因为只要是相同的物质制作出来的晶体就会是相同的。所以我想到了混合溶液。通过不同物质的交叉混合能出现更多的可能。于是我开展了很长时间的实验。其中也经历了很多失败。最终结果很出乎意料,因为真的出现了很多形状特别的晶体,我也对此展开了研究。

不同晶体之间的差别是因为“晶格”不同,有的是十二面体形状的,有的是三棱锥状的,这些是物质本身已经确定的,属于物质的性质。而当我从两种物质的混合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时的确有了新发现,也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更进一步加大研究

重铬酸钾和硫酸铬钾混晶

项目详情

about 4-Aesthetic Sensation/8-Self Regulation

我的创作理念就是通过一次头脑风暴产生的。由于我很喜欢美术,也很热爱并擅长化学,所以我在做这次项目之前的最初想法是将化学和艺术结合。经过一段没有任何想法的时期,我选择用头脑风暴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在简单的分析之后发现了我可以拿出化学中可变化性大,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实验来展示。也就想到了晶体学。在化学的世界中每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温度条件,气压大小,浓度高低下都会呈现不同的样子,于是我利用这一点来展开各式各样的实验,最终也成功的挑选出了几个优秀的成果来展示。项目开始的头脑风暴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让我理清并拓宽思路,对我的项目很有帮助。

这个展览是和艺术相关的原创作品,自然不能缺少个人的创造。我在化学中物质的多变性里看到了多元化的美,并把它看成一种艺术元素,围绕它做出大量的的实验和设计。也正是因为这是个非常新颖的艺术形式,没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也经历过大量的失败,当然也因此经常有惊喜出现。

在项目开始前,我就有了一个较大的目标,也就是在项目中以化学和艺术为主体,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在项目中我的方向也是一直围绕着这个目标,最终的成果也比较好的呈现出了我最初的想法。 这个项目的实验性很强,也因此成品的不确定性很大,也导致了很大一部分的失败。而有一个关于晶体学的实验通常要耗时五天到一个月不等,也就证明我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在这个项目里。我在项目开始之前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我提前做了一个实验安排表,把需要长时间观察的实验排在前面,并加入了实验有70%失败的可能,并排布更多的时间。在实验结束的时候我做了简单的回顾:过程中我一直按自己的安排工作,也如同刚开始思考的,其中的确出现了一部分失败的实验,但是因为我给自己留下的备用时间足够充足,我很准时的完成了所有的实验。

END

Rainbow Solution

戳戳下面,看个有趣的作品放松一下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C4y1s7MX

作品简介

这个作品是一个科普性质的趣味试验记录,主题是彩虹溶液。使用常见的食物和日用品为原料制作化学实验,成品中有尽量多的颜色出现,并组合成彩虹色。

这个milestone是在Fundamental chemistry课堂上的。我是这堂课的助教,所以我制作这个视频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因为我喜欢化学,我会乐于完成所有和化学相关的项目。第二个就是为班上的其他学习者打样,这样在指导他们的时候会方便很多。

做学生-我的完美主义

这个作业的要求比较宽松,可以用文字加图片,视频,博客等方式上传。而我选择了最麻烦的方法,也就是提交视频,总共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因为用视频指导会更直观、清晰;二是因为我可以通过多制作提升使用剪辑软件的技巧;三是在我上传的视频网站上会有其他化学爱好者给我提出建议,我可以经过过滤找到建设性的反馈,理解并适当尝试,也能助我做出更好的视频。

我的项目必须是完美的,至少在我看来是完美的,这是我给自己定下的标准。看起来也许比较宽松,但其实我对自己的标准很高。我决不允许任何一个细节有疏忽。如果我在剪辑视频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前期的小错误,我也会毫不犹豫再次返回前期的项目并解决。直到最终的结果让我自己满意为止。因为只有自己完全认可自己的作品,别人才不会挑出你的毛病,这样向你提出的建议才是最有价值的。

做助教-我的方式方法

about 9-learning How to Learn

这次milestone对于其他学习者来说相对困难一些,因为题目里只说到调配彩虹溶液,并没有给出任何辅助条件,对于一些化学基础一般的学习者看到题目会感到非常迷茫。我的职务就是通过引导让他们自己理解并解决现有的问题。如果在这个时候一个学习者来问我:“这个项目好难啊,我该怎么做?”,有的助教可能会直接把答案告诉他,或者把步骤告诉他,让他按照传统的步骤完成。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因为老师这样出题是有道理的,让学习者自己寻找方法解决是对他们的锻炼。我也遇到了不少来问我问题的学习者,他们也是没有思路。我会从尝试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引导他们。比如酸碱指示剂,如果直接说:

“用水煮紫甘蓝,水变蓝就可以直接用了”

这样是对学习者的不负责任,失去了探索过程的学习相当于浪费时间。

我的方法是从表层步步探索,通过逻辑循循善诱:

“我们通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多数是什么颜色的?”

“紫色”

“自然界有什么植物是紫色的,而且还容易买到?”

“紫甘蓝”

“有什么方法能让植物细胞里的主要成分转移出来,变成水溶液?”

“在水中加热,通过破坏细胞膜让细胞质在水中扩散,形成溶液”

两种方法,结果相同,都是学习者拿着紫甘蓝去煮水了,但是学习者所收获的不同。前者只是粗略的了解了这个步骤,而后者的收益是加固了之前学过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思路学习了新知识,更加有意义。

让学习者通过已有的知识和适当的引导,自己解决问题,这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这个方法是我通过从小学到高中受到的教育的总结方法。不同老师会有不同的指导方式,我见过最多的就是把课本上的知识一一读出来,让我们通过重复和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提高成绩,但是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会让学生逐渐厌倦,显然是不可取的。我的方法是通过“发现”让学习者试着从“新发现”的角度去学习。比如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普通的教育方式是直接告诉学生有一种元素叫镭,而我会尝试让学生从无到有,也就是通过引导让他们自己做实验,以已有的知识层层递进,并寻找到正确的方法。这样学习者得到的知识会更加稳固,也会是一个很特别的历练。教育首先要懂得同理心。

教导别人,首先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我的存在是让他们更好的吸收知识和了解他们的需求。所以我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满足一切能帮助到他们的。这里就需要很敏锐的记忆力。学习者都喜欢和我语音通话问作业题,他们的语速都很快,而且也不一定把每一个问题都说在点上,我需要快速的记录他们表达的关键点并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尽到助教的职责。

我需要足够的专业水平才能做好助教。所以每次上课前我都要提前熟练这堂课的内容,这样学习者问我问题才能及时有效地回答。

END

The Periodic in Iodine Clock

先双手献上我的作品,请可可爱爱的专家老师看一看这视频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Z4y1W79u

作品简介

第二学期数学项目。主题用一个实际问题来讲述周期性和三角函数。热爱化学的我没加思索就选定了一个化学中比较冷门的试验——碘钟实验来制作。因为碘钟实验的现象是一个烧杯中的液体从蓝紫色逐渐变为琥珀色,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变回蓝紫色。这一个循环称作一个周期,这个反应会持续50-300个周期不等,每一个周期的时间是几乎相同的。而我要探究的就是每个周期的相似处和不同,以及用函数图像将这个反应的周期性体现出来。

经过前期的思考,我准备从头到尾自己做实验并采集数据,因为我希望这里的数值是我自己测量的,能使误差最小化。

函数图像周期性

整个项目从采购药品、做实验、采集数据、计算到剪辑视频,耗费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是没日没夜的一个月,也是沉浸在化学和数学喜悦中的一个月。

我的新发现

变通-自创单位解难题

从前化学课上提到“碘钟实验”最多就是研究到实验的颜色变化。我要在一个从未有人探索过的领域找到答案,无疑是一件难事。其中最难的是数据处理的部分。

在化学中,有一个单位叫吸光度。它的含义是溶液吸走了多少光,和溶液的颜色与透明度相关。我的试验数据正好需要这个单位,因为碘钟实验研究的就是颜色变化。但是这个数值需要用专业仪器测量,也就是分光光度计。这个仪器最便宜的也需要上万元,实在不符合我这个穷酸学生的标准啊。我想到了另一种办法来解决。

试验录制现场

我将实验全程录像,是使用固定机位和固定灯光的摄影方法。最后把原本录下来的彩色视频变为黑白。每一个颜色都有自己的编码,这个编码的数值代表在这种颜色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数量。于是我就利用这个数值来判定某一时刻溶液的“吸光度”。因为这个数据只能在一次实验内有效做对比用,所以我给它起名为“溶液灰度”。这也算是用比较巧妙地方法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碘钟实验中的“大、小”周期
坚持-不懈计算见真功

“溶液灰度”看似简单,实际复杂得很!简单说就是在视频里截图看看数值大小,其实步骤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哦。

首先,为了数据的精确,我需要在每0.25秒截一次屏,并记录颜色代码。这就意味着3分钟的试验视频需要我测量二百四十次数据,两次数据需要提取整理一分多钟,这个步骤我耗费将近三小时。你以为到这就结束了?其实还没完,这个颜色代码是以十六进制的形式展现的,为了最后把数据放进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需要把每一个测量完的数据从十六进制转换为十进制,这是一个更加浩大的工程。每一个数值都要被带进一个二元二次方程手动计算。这个环节我连续熬了三个晚上才结束。这个环节需要格外认真,因为一个数值的细微差别就会导致后期绘图以及分析时和现实有很大差距,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步错,步步错”。

十六进制的测量结果

可见,完成一个完整的理科课题需要足够的耐心,细心。

项目详情

about 8-Self Regulation

有关这个项目,抛开化学数学知识和创新性思维,剩下可以说明的就是自我调节了。

首先,我在项目开始前就给自己立下了一个极具挑战的目标,也就是通过周期性函数发现一个以前从来没有人研究的课题,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观看视频的人理解它。这就是我为自己设立的目标。经过我的努力,我也完成了它。因为从前从未有人尝试用周期型函数来表示碘钟实验。

前期,我也想到过这个项目会比同样题目的其他人耗费更多的时间,所以我为自己设立了几个项目内DDL。这其中也加入了其他课程、作业的时间,经过推算,只有每天的晚7点到12点有大块时间做这个项目。我为自己设定的计划是在三天内完成一次成功的试验并录像,十天内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十二天内函数模型建立完毕,十五天内写好文案并录制背景音,二十一天剪辑视频并上传Bilibili。最终提前两天按时完成了项目。

起初我也想到了如果每一天晚上都要面对一个项目持续四个多小时,这期间压力一定会大大增加。所以计划中在这四个小时中分散加入了近半小时的休息时间。但经过两天的工作后,我发现一旦一个人面对他爱做的事情,即便时间很长,身体很容易疲惫,内心也不会感到枯燥,有压力,反而是对生活中其他压力的释放。我在做理科项目的时候永远都是怀着享受的态度在工作的。也许这就是热爱的力量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