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是——

2020能明显感觉到Everything will flow。时间和情绪都在流。秋季开学后,文学课上我们读的第一本书是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by James Joyce,一本意识流小说。它竟然就成了我最爱的书之一,除了意识流的写法之外,更多是我跟叙述者Stephen Dedalus和作者James Joyce的共鸣。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Stephen Dedalus摆脱宗教、传统和家庭的束缚,追求艺术和美学的故事。痛苦的童年经历,对于爱和性的探索,对于权威的反抗,对于真理和美的追求…这不也是我么。很开心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作者和叙述者。另外对于我这个INFP加高敏感的人来说,意识流写法也让我一本满足。感官世界是及其主观和私人的,从Stephen的感官里看世界,一切都“流起来了”,让我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时间流着流着就流到了10月,我去看“海朋森”乐队的演出。演出前我在翻ta们的instagram,发现ta们的新专辑《成长小说》的英文竟然是“Bildungsroman”,也就是文学里“成长小说”的名词!是的,那本书就是一本典型的成长小说!我再一想,我个人网站上放的特别“我”的歌,也是海朋森这张专辑里的,叫做《从出生到现在》,它是我2020年最有感触的歌。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了《成长小说》的意思,2020年也真的可以写成一本我的成长小说。这些缘分,被安排好的“巧合”,都是时间在流的体现。万物是个流,自然规律是个流,无论你做什么那都是流,流没有好与坏,流只是在流。2020特别流,可能是因为这个生命时间段风吹来了,石头多了,浪比较大。

12月31日傍晚7点多,我看完《Soul》,我好像更明白“流”的意思了。不要让目标变成执念,不要对自己太苛刻,不要给“我要怎么活”太多意义和定义。找到火花就好。Everything will flow.

《成长小说》专辑封面

爱欲,爱,依赖

三月,我拥有了字面意思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和武汉的一名男士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网络恋爱。我们在Tape上(曾经的popi)相识,好像是因为我分享了一首Sex Pistols的歌,他就突然冒出来私信我:“是真喜欢朋克还是装逼?”我当然回答的是真喜欢(但万一是装逼呢)。他说他也是玩乐队的,是个吉他手,还在livehouse打工过,我当时就像每一个姑娘一样觉得,哇,我恋爱了。后来我们聊音乐,聊政治,聊世间万物。再后来我们就相爱了。我从前是一个鄙视网恋的人,我以为那是饥渴的初中生才会干出来的幼稚事。我们暧昧的时候我很别扭,因为那时我的确对爱情充满了向往和欲望,他比身边的任何男性都让我心动,同时我也觉得“爱”很危险——如果不是真爱怎么办?如果他是诈骗犯想要骗财骗色呢?如果网恋不算“爱”呢?经过我私自认为漫长地思索,我决定“去他*的”,爱情都找上门了,为什么不要?

不出意外是《Pretty Vacant》这首歌

叛逆女高中生和理工科男大学生吉他手实在是有些奇妙的化学反应。但因为异地,疫情和双方都很忙的因素,我们的爱就停在了网络浪漫,从没机会奔现。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每天问好,谈天说地,偶尔发个红包寄个礼物,偶尔视频语音通话,偶尔网易云“一起听”。我还记得他给我安利李志和子曰秋野,每次气呼呼的给我找音源,找不到就更气了,异常可爱。而我从不安利什么,只是每次“一起听”我都有掌控权,就顺着我的歌单听,或者我让他切了选一首他歌单的歌。暑假去大理的时候在一个酒吧听乐队现场,给他发视频他还要吐槽“贝斯声太大了“,我:“给点机会”。他会给我弹吉他,给我写情诗,我会给他画小肖像,给他唱歌。他让我意识到了我自己从未察觉的可爱的一面。我们几乎不吵架,我偶尔会因为他回消息回得慢有点小脾气,不过很快就好了。有次吵架我差点想分手了是因为我偏向世界主义,而他偏向民族主义,大概是因为我从小接受国际教育,而他接受的是比较传统的教育。但我们第二天就和好了,态度是接受多元。除了谈恋爱该有的腻歪都有了,他还给予了我特别多心理上的支持。我那时PTSD特别糟糕,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崩溃,那时除了家人(家人有时也是我崩溃的因素),我最能依靠的就是他了。他真的很不会哄人安慰人,总是讲大道理,但奇怪的是我都认真听进去了,我被“稳”住了。我的青春期荷尔蒙每天都在冲撞,爱情有时让我冲撞得更厉害,但更多时候是稳定剂。不得不说是爱情拯救了糟糕的我,糟糕的PTSD,糟糕的学业,糟糕的疫情。嘿,这句话听起来很傻,但我17岁我可以说这句话。

十月,我们突然分手了。我感觉是表面我主动提的,实际上是我被分手的,我到现在都想不明白具体原因是什么。分手后我本想做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但很快他就有了新女友,我就果断把他删了,还放了幼稚的狠话什么“再也不会有人像我一样爱你”之类的。是啊,我的爱及其深沉,也许只是因为是初恋,但我觉得我的性格就是这样,我只会不爱或深爱,I’ll give you all, and I expect that from you too. 我直到今天都还活在分手的情绪中,经常emo,但我相信时间会疗愈一切。刚分手时我连着哭了好几天,我甚至觉得他从来就没爱过我(鉴于他立即找了新女友),但我的好姐妹安慰我说,”What you HAD, was real.” 我现在也是这么想的,我们曾经的爱是真的,不合适也是真的,难过也是真的。不要忘记美好的时光,但也不要活在过去,这是我学到的。

这一段的小标题叫“爱欲,爱,依赖”,是因为我实在分不清这三者。谈恋爱是三种甚至更多种情感的直接体验。我虽然打算不婚不育,但我清晰的知道我需要爱欲,爱,和依赖。那,干脆就不要做区分了吧!在青春期仿佛所有的事都是乱的,混沌的,热烈的,万万不得用理性的角度去分析,那就永远得不到答案。爱情本身就是答案。

爱的各种形状:

鱼是他养的,图是我p的
“这是什么花”,“月季”
纪念日
让我想起他
情书里的一句话

女权意识觉醒

这个时代,是第四次女权运动浪潮。今年有太多的新闻和文章是关于女性的,无数性侵和家暴的案件被曝光,它们自然也对我造成了影响。作为一名女性,我自然是希望自己是被法律保护的,是可以拥有和男性同样的权利的,是有同样社会地位的,是内卷时拥有同样竞争力的。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是下一个epiphany,今年就是我的女权意识epiphany。作为一个骄傲的女权出柜者(“出柜”即公开自己的女权主义者身份),我很庆幸没有受到什么攻击,但说我“打拳”倒也是有。为了让自己能作出更多改变改变这个厌女的父权社会,我更喜欢研究女权主义理论,我称之为“学术女权”。我不想上微博跟人吵架,我的敌人也不是男性,害,我们都是受压迫者,没有文化理论基础怎么掀起运动的浪潮呢!我最近建了一个豆瓣豆列,收集“学术女权”相关的书目和影视作品,在这里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doulist/132895289/&dt_dapp=1

“女权”已经变成了一个我的标签,可能是我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很多有关女权的事吧。2021年,希望我有一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和一个牛哄哄的月经羞耻学术研究。

最后附上我的2020年度歌单,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不是很想讲出来。希望你也喜欢这些歌。https://y.music.163.com/m/playlist?app_version=8.0.20&id=5400585334&userid=1388423962&creatorId=1388423962

「完」

2 thoughts on “2020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