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北宋)的深入探究:现代文明的拂晓

宋代(北宋)的深入探究:现代文明的拂晓

社科期中内容

第一模块 探究内容小论文

在开始我们的探究之前,对于宋这个王朝,很难产生自豪感。即使在社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宋并非像大家刻板印象中积贫积弱的形象那么不堪,可是它对外是孱弱的,被动的,既没有汉朝和匈奴角力的威猛,也没有唐朝万国来朝的气魄,因此不免让人觉得这是一个窝囊的朝代,谈不上泱泱中华的大气。

这是事实。面对北方强悍的辽金政权,还有草原上剽悍的蒙古人,甚至是西边党项的西夏,宋的力量都呈现颓势。

但是,经过了深入探究,我们逐渐发现,宋的强大并不是从军事上体现的。事实上,宋“以对外的颓势,换取了内部极其蓬勃的活力”,其盛状,纵观历史都是它独一份。

宋代的方方面面,都显露出和近现代社会相似的逻辑,似乎只需临门一脚,就能够步入现代化的大门一般。

如果说“唐是中国中世纪辉煌的落日,那么宋就是中国近现代的拂晓时刻“。

(参考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第一部分,虚君实相

在宋以前的朝代,大多面临一个十分困难的矛盾——皇帝与贵族,豪族的矛盾,皇帝的权利受到贵族和豪族制约。春秋战国时代的周天子和诸侯之间已然存在类似的矛盾。汉朝时代的士族掌握文化力量,制约皇帝,皇帝唯有依靠外戚和宦官才能对抗他们。隋唐的关中本位,也令历代皇帝束手束脚。

安史之乱基本上终结了豪族社会。随之而来的宋是“平民社会”,贵族的势力基本上消失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官宦的力量。这对皇权而言是个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的好机会,但是宋没有这样做,相反,它采取的是“虚君实相”的状态。

宋太祖的立法创制智慧可以概括为:“渐进的改良为路径,分权与制衡为宗旨”(吴钩《知宋》父亲序),显然,宋的政治制度虽然继承了前朝的框架,却没有将权力集中的意愿。

虚君的概念,源自儒家。以儒立国的宋,“虚君”已经成为了宋代士大夫的重叠共识(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p400)。程颐提出:天子是天下的主权者,但是宰相才是天下的治理者。北宋名臣富弼曾告诫宋神宗:“多出亲批,若事事皆中,亦非为君之道。脱十中七八,积日累月,所失亦多”(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p401)。也佐证了这一观点。

事实上,就连君主本人,也不敢公然和这种共识唱反调。宋太宗不得不承认:“无为之道,朕当力行之”。真宗皇帝对辅臣说:“军国之事,无巨细必与卿等议之,朕未尝专断,卿等固亦无隐,以副朕意也”。而宋仁宗,更是一个典型。在宋的体制下,治理和执行的权责在于政府,而非皇权。(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p402)

实相,我们还是引用程颐的看法——“天下治乱系宰相”,在宋代的士大夫心中,实相和虚君一样是共识,一个理想的政体结构理应为:政权归于君主,治理权归于宰相,“权归人主,政出中书,天下未有不治”。(参考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从这样的角度上看来,宋的政治思想和英伦的君主立宪制,有神似之处。

对于宋人而言,他们对于这一切的理解出自“公天下”的概念。皇帝并非高高在上完全不可触及,事实上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关系,看起来也令人颇感舒适,没有过多的规矩与架子掺杂其中。这从侧面体现出宋朝臣民的活力,对于宋而言,世俗力量和臣子的发言权受到了重视,官僚阶级获得了源自自由的活力。

因此,虚君实相的思想状态,正是宋身为“现代化萌芽”的体现。

不过,虽然目的在于制衡,这种形式却不能保证绝对的稳定。虚君的思维下,皇帝缺乏管束力,国家也就缺乏统一性的铁腕来保证制衡的稳定。高度活力带来的不仅是昌盛的发展,也有不堪的腐败。王安石和司马光就最合适的政治体制互相攻击,互不想让,引发了朝廷内部的党争。这两人尚且是君子,接替他们立场的人则参差不齐,党政很快由政体讨论变成了纯粹的利益斗争。这样的状态,也让北宋失去了足够的内部政治力量,本就紧张的国库更加危险。北宋的灭亡也在此埋下了祸根。

第二部分,城市变革

唐朝的长安城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规整

唐代的城市组织排列紧密,非常方正规整。整座城就是一个漂亮的矩形,内部的街道笔直,呈直角形交错,间隔几乎相等,形似平面直角坐标系。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左右的结构也呈现对称。

除此之外,唐的坊市是分开的。商业区和居民区有着明确的界限,并且实施严格的开闭市制度。如果没有政府严格的规定管理,城市显然不可能这么整齐划一。

但是宋代的开封城完全是另一副样子:出于迁就民居的原因,城墙有些歪曲,城内的街道也不再互相垂直,规整分布,斜状的街道小巷随处可见,甚至干脆沿着斜穿的汴河建起一条沿河大街。(吴钩《风雅宋》p327)

坊市间的围墙已经消失。宋代的城市状态和现代区别并不大,临街的建筑墙体敞开,开门迎客的门店,酒店,饭店比比皆是。不仅如此,还有地摊,草市和流动商贩。娱乐场所集多种功能为一身,吃喝买卖一应俱全。(参考吴钩《风雅宋》)。四大名著《水浒传》中所描写的城市风光已经深入人心,街边的门店,酒楼,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肉铺就在街边,武松也是把西门庆从街旁的酒楼里扔到了街上。

宋代的城市充满了市井气息,非常的自由。对于城市内的状态,没有过多的规定,也不会有过分的调控。原本贵族专属的娱乐场所普及大众,一派繁荣的样子。

唐朝的严格制度不免会抑制民间和商业的活力。这种积压在宋得到了释放,宋朝城市内的盛景和繁荣,正是民间力量和活力充沛的证明。这样的活力造就了宋朝时优质而丰富的平民生活,商业也得到了很大的鼓励,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在这样的温床中,当民众不再只思饥饱,商业几乎不受限制,则有了孕育市场经济体系,乃至是资本主义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宋朝的城市革命孕育了现代市场经济的萌芽。

第三部分,文化体现

出于宋朝蓬勃的民间活力同样给了文化发展的机会。

宋代的画作有个特点——含有丰富的写实主义精神。宋画讲究细致观察,力求准确再现。这样的集体风格并非巧合,而是宋人追求“格物致知”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格物致知”是宋代士大夫非常心仪的方法论。台湾艺术大学刘敏静教授的观点是:“宋人的格物精神很发达,他们对单一事物感到好奇,有着大量的咏物诗。”(吴钩《风雅宋》自序)。

宋代出现了大量研究自然万物的谱录。诸如《墨谱》《云林石谱》《茶录》《酒谱》《笋谱》《菌谱》《蟹谱》《昆虫草木略》等等等等。(参考吴钩《风雅宋》自序)。

还有著名的《梦溪笔谈》,这本著作记载了当时宋朝科技,人文,政治等各个方面的状况,堪称“北宋百科全书”。

宋代诗书画的发展同样十分蓬勃。宋代古文发展的多元性前所未有。宋代的诗词早期以模仿唐诗为主,在欧阳修之时,诗歌的创作开始抛弃旧俗束缚,将不切实际的文风扭转过来。

王安石,苏轼等文人的创作则真正凸显了宋代风采。相比唐诗,宋诗更注重筋骨思理。但并不是枯燥的哲思义理,而在于“性情”。黄庭坚:“诗者,人之情性也。”除此之外,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可谓独领风骚。(知中《幸会!苏东坡》)。

宋代也是儒学再次崛起的时代。需要依附在稳定环境中发展的儒学,在汉朝往后的乱世之后一蹶不振,直到宋朝,出于正统性的论证需求,以及稳定而具备活力的环境,儒学重新站了起来。著名的程朱理学在此时诞生。虽然“存天理,灭人欲”常被认为是禁锢人们的僵固思想,但是实际上朱熹的意思是要控制欲望的尺度,并非一味压制。相比前朝的儒学,这里的儒学更加完整,更加系统化,也更具有理性色彩。

以上内容中,我们可以看见从宋朝“虚君”的思想中,延伸产生出来的民间活力,与今天社会相近的自由度,以及其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

民间自身强大的活力,思想上也并没有指向单一的,唯一的对象,皇权不具备非常强的绝对性质。这些构成了极其具有人文精神的一个社会。因为自身具备足够的分量,多种元素互相交错,没有谁压谁一头,得以让宋代的人具备更加灵活的观察力,好奇心,以及更加丰富的思考。“人”和“生活”隐约中似乎得到了强调。

不仅如此,从王安石变法的条例中,我们也能看出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影子。自由的商业活力,让宋朝在表现上一度很接近近现代的状态

这样的状态,和西方的文艺复兴有着神似之处。也难怪宋朝获得了西方汉学家“中国的文艺复兴”的评价。

宋朝具备历代封建王朝所都不具有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在表现和思想上,也和近现代变革中所强调的自由与人文有着十分相像的形态。从这层意义上,宋朝是名副其实的“近现代的拂晓”。

Artifact4:数学教学(复习)项目

Artifact4:数学教学(复习)项目

Intro:这个项目的开始最初是数学一课程上大家投票决定如何复习,其中,让学生来组成小组,分别负责所有知识点中的部分项目,成了最终敲定的方式之一。

因为是团队工作,我身为组长首先要保证团队对于我们要负责的内容理解到位,不能出现自己讲的东西自己队员还不清楚的状况。因此,在开始准备讲课之前,我召集大家进行了一次集中的知识点讲解,以解决大家的困惑。

随后是任务分工,整个项目包括讲解本身,留课后作业,以及制作知识点笔记。我选择的分工思路是各自负责自己擅长的部分,而不是惯用的平均分配。我自己最擅长知识点本身,而相对欠缺实际制作能力,因此讲解和制作知识点笔记,还有为整个项目规划大纲的工作由我来负责,准备ppt,搜集课后作业题目的硬工作交由其他同学完成。

这次的团队合作相对简单,没有非常深入的磨合,除了个别同学响应不积极外没有太大的问题。

Reflection:这次工作对我的提高包括对于自己所讲解的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理解。为了能够更好,更完整的为大家讲解清楚,我重新梳理并通过实际执行系统化地理解了这次的主要知识点。

随后,这一次的内容还为我增加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授课,正经地教授课程。这样“立场的转换”让我稍加理解了作为一名老师的感受。包括在讲课过程中的说话速度,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还有把控整体的进程节奏,都是一次有意义的练习。尤其是节奏把控上,我获得了一次非常好的体验。

我认为自己的团队沟通能力还有可以提高的地方,虽然分工等工作都是各自去干,但是成员之间的意见交流却远远不够,整体合作思路还是我“一手包办”的。我或许可以在下次轻合作时尝试更多的交流看看效果。

Artifact3:自我认知

Artifact3:自我认知

Intro:其实自我认知的学习进程并不是由我决定开始的,我选择自我认知课程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上学期的古文入门这学期并不开展新内容,所以没有选择,另一个是我希望能更多的了解自己,帮助自己更好地进步。

在整个自我认知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从认知的基础思考讲起,然后沿着人类大脑由内而外的逻辑:本能,情感,理性的顺序逐步递进,先后学习了思维模式,依恋和个人品牌思考。

Reflection:自我认知课程的学习让我接触到了很多有意思的心理学知识,除了丰富了我自己的知识储备之外,我还尝试在小说的人物塑造中运用相关的知识。

不过,自我认知课程的知识也打开了我全新的视角。从自我认知的知识中我获得了审视自己的工具,从中也逐渐学会了正视自己的不足与弱点,将它们当作自己客观存在的一部分,而不是不能被允许的错误。这是一个壮举,也是我能够继续进步的一个很大的助力。

Artifact2:小说写作过程

Artifact2:小说写作过程

Intro:最初想到要写小说是因为自己在假期里无聊,想要找事给自己干。后来发现自己逐渐迷上了这种表达形式,于是就设想将小说作为自己未来的个人品牌打造。这就是我对于小说写作的原始态度。

小说写作是一个长时间持续性的工作,所以前后所采用的执行方式也不一样。最开始是完全凭借灵感来写作,心里有一个大概的大纲,但是具体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即兴性。这样的状态从2019.5持续到2019.11。在那之后,我尝试了将大纲写出来,并专注于表达一个既定的主题。最近所采用的写作形式则更加详细,表现一个既定的主题,并尝试将情节和人物逻辑的交错提前设计好,除此之外,关于人物塑造的方面需要有所考据。

一般来讲我会在小说中融合自己生活中体会到和学习到的大多数内容,我写作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向他人传达我的感受和想法。最近的写作中,我尝试学习和依恋障碍相关的内容,用以更加完善地构建人物。同时试图用社科课程的历史内容来构建自己世界观下的主要矛盾逻辑。

Reflection:小说写作对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它培养了我另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有时候我走在路上会想周围看见的景色,在小说里如何描写。得益于长时间的艺术学习,我有观察生活中细节的习惯,在小说的加持下这样的观察获得了另一种角度。情节的塑造培养了我对事件更加辩证的,更加完善的逻辑思考,人物的塑造让我更进一步理解人的情感和思维,想要表达的哲思也逐渐和现实的逻辑联系在一起。整个过程,可谓和探月内我的成长相辅相成。

小说对我而言是一个全方位的促进,它在使用我学习和接触到的内容的同时,也不断给我带来收获和惊喜。它是一个融汇贯通的过程。

至于我还可以继续成长的部分,我认为我各方面都需要成长。一来小说和我的生活思考密不可分,往往不是一个可以突击提升的项目,二来对标真正优秀的小说作品,我认为我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节奏都存在不小的掣肘,对于未来想要尝试的写作行业也并非十分了解。这些都是我需要补足的地方。

Artifact 1:社科期中论文

Artifact1:社科期中论文

Intro:我做这个项目的原因最开始即完成社科课程的学习任务,但是除此之外,在社科课程中积累的对历史的兴趣也成为了我的动力。我也想通过这次探究,更多地了解中国历史的内容,并检验自己的论文写作水平。

我的论题是:宋代是现代文明的拂晓。首先我需要一个完整的结构,以便于我填充具体的论证内容。在确立论文的结构之后,我结合社科课程中学习的宋代相关的知识,查阅和宋代相关的书籍,并筛选出可以证明我论点的内容,同时留意可能使我论点被推翻的内容。考虑到自身的局限性,我不可能完成一个非常完整的论述,因此截取了自己能力增长范围内所能驾驭的内容,也因此,这篇论文只是一次初试,并非是标准的论文,是存在论证不足的。

我寻求了同学Karissa的帮助,我们互相交流了寻找的论点,以便确定更加客观的视角。在结构搭建和逻辑方面我同样寻求了妈妈的协助,我们两人在讨论之后确立了整篇文章的大纲。

Reflection:在这一次的项目中,我首先是学习到了更多有关宋代的知识,包括当时的主流政治思想,城市状态,以及文化特点。事实上,随着相关知识的增长,我自己已经一改对宋代的认知。不过我并没有进行十分深入的研究。

这是我新摄入的知识。而在我已有能力和知识上的提升,我认为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方面是书面计划的积极性,还有一个是我自己论文写作的能力。前者主要是通过构建论文大纲的时候实现的,我在进行笔头的计划设定之前有素材也知道大致结构,但是并不清楚如何去写,需要将这些散乱的想法固定在纸上以便于使用。后者则是单纯的提升,关于论文写作我有了实际体感,这有利于我日后继续进行更好的论文创作。

我认为自己在论文内容本身上存在可提升空间。这一次的尝试是第一次,最大的收获实际上是体感,对于论文的严谨性,完整性都没有做很完整的思考和构建,在这方面我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