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Science 社科
Social science is the branch of science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societies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individuals within those societies.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在社科的政治学入门中找到了一定的兴趣。
在社科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使用不同的视角去看一件事。我发现经过不同的视角,原本看似完全匪夷所思的一些事情好像变得非常合理,而原本看起来千真万确的事好像也变得不是那么的确定。我非常享受这种经过转换视角而产生的“诡异”的感觉。
其中,当我们慢慢的通过历史去了解国家、社会的必要因素,形成原理。我们看到的好像知识巧合与巧合的重叠,但是为什么以前古老的文明们独自发展,都发展出奴隶制、君王等?这其中好像又有一定模糊必然性存在。
随着我通过阳哥的带领,我一层一层的剥开这看似凌乱的线索。我发现愈是往下研究,一切看似都以一种方式展开但是又无比复杂…….
在这过程中,资料查询,文本分析,证据论证,视角转换等这些以前看起来其难无比的东西似乎成了我的随身技能…….
Social Science 让我感到一种欲罢不能的渴望感,我渴望更深的了解人、社会、经济、法律、历史等等一系列的复杂的东西之间那复杂的关系
Environment Protection环境保护
环保是我从初中就开始研究的的议题。我所研究和实践的环保是在塑料垃圾方面。这段路程的起源是在我一次从台湾回到我小时候长大的山林时,我看到那从前清脆的山林现在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当时我真的非常难过,于是我回到台湾后就开始了我关于减少塑料使用和研究塑料在地球中的状态的研究
虽然当时的我还不具有非常好的研究能力,但至少还是能看出大致框架的。随着对这件事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了解,我发现这件事我能做的好像只有向身边的宣传和发起社区活动和自己尽量减少这为数不多的选项了。
于是我在就从家庭中的生活做起。可以说是经过无数次家庭减塑方案的迭代,我们家甚至可以做到一周内每一餐都在家里自己做的情况下,除了厨余垃圾意外只有200g的垃圾。在我的各种假期里,我经常会带着朋友和同学们到沙滩、山林或是城市进行Plogging。这不仅让我感到我对得起这个世界并在为其出我的贡献,并且让我试着一点一点的改变她。
Photograph 摄影
我发现这个兴趣是因为疫情期间我在巴厘岛的时候,因为当时我和家人住在乡下的别墅里,每天骑着摩托这在到处转悠,因为那里几乎没有污染,又是夏天,整个山谷都绿油油的。每次我看到不同的风景我都不经意的举起相机/手机将其拍下。
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发现摄影已经成为了我每天的习惯,并且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于是我就把它当成了我的一个随身携带的兴趣。
福建泉州海边
巴黎 晚霞
良渚遗址
对我来说,摄影不只是记录当时的事物和景观。而是记录当时我的状态、与事物、环境的连接和其带给我的心情。
例如在“良渚遗址”的照片中,我使用全景并将布道设为中间线是为了突出一种不对称、衍生的感觉。因为当时我非常的不敢相信五千年前的人们可以在一个聚落里创造我眼前的高坡,原本像样的房屋和先进的地基与排水系统。我的惊讶随着我的意识慢慢的在脑中试着还原那久远年代发生的事;人们的步伐、穿着、交流和眼神。这一切让我感到一种荒凉:在奴隶下通过暴力和无数人的血树立的文化就这样灰飞烟灭了,特别是当我看到以前的高坡上的数根原本的梁柱时。
当我能够将我的思想和情感融入照片中时,我并不会关心她是否好看,我关心的是她能不在我下次看到她时让我想当时一样感同身受。
Rock Climbing 攀岩
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又一项引以为傲的特质:追求。我会给予自己非常高的要求,不管是在生活、自我管理、还是在学习上。我会尽量的开发和使用自己的不足与优势。
同时因为我的追求,我时常会为自己感到失望。这种失望不是一种将我拖入低估的感觉,而是一种促使向上的力量。这种失望不是因为没有达到完美,而是没有达到我心中的完整。
完整,不是完美
慧光
我有这种特质的原因,电当然很大一部分来自我的父母。但是我认为这也许来自一种感觉、一种时常出现的形态:攀岩。
三年前,说到攀岩,百分之九十的人的第一反应也是就是:“这不是很危险吗?”,“这不是死过很多人吗?”但是现在说到攀岩许多人的回答会是:“哇,好酷哦!”,“哇,好厉害哟”。作为一个直到现在已经攀了6年快七年的岩者,我觉得我是有资格说说我的经验的。
我第一次接触“攀岩”是在四年级的时候,我和同学发现了学校后方的水库旁有一个看似很好玩的土坡,于是我我们就跑到底下,开始往上爬。趴着趴着,我们找到了更多更高(2米)的土坡,开始找绳子系在腰上。虽然这不能算是攀岩,但这也许就是我对攀岩最初的兴趣的来源……
故事是这样的:我的手磨破了,我和母亲到户外店购买手套。就在收银台旁边的架子上,我母亲找到了一个Kailas的“阳朔攀岩节”宣传册,经过一小段时间的翻阅,她突然跟我说,这才是真正的攀岩呀!
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我妈实在是太有远见了!得知这件事后我爸的反应是:“这怎么危险,不要玩吧!?”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去了。
经过一个半礼拜:我们累趴了教练们…….
每次说起这个故事,我都有一种感觉。我和攀岩的关系就是那么的单纯:我在不经意间爱上了TA
在那之后,几乎每个假期,我瘦小的身影在不同的城市、山谷、乡村间不停的穿梭,只为寻找一个可以更相隔了一个假期没见的老朋友见一见…….
经过这么久的攀登,我发现在攀岩中最需要的就是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突破内心的框架和隔阂。
我对享受的就是那种右手使劲抠着比一个指节还要小的突起,左脚挂到腰部的小平台上,左手拉着像卡片一样的侧拉点。同时试着伸出那看似不能松的右手。但是这时的恐惧占了上风,我将右手迅速的收了回来,开始想要不要放弃。
这样看似不可观察的动作对于地面上“久经沙场”的保护员来说,这简直就是显而易见,因为这样的经验自己实在太多了!于是TA会喊道:“不要怕,冲坠(攀岩中坠落了专有名词,很安全)没什么好怕的!”这话虽然出自真心但是所有人包括新手站在地上的时候都说的出口,但等到自己是岩壁上的人时,这句话跟狗*没什么区别。
经过这简短的鼓励后,我会鼓起勇气再次出手。可以形象地说,当时最远的距离就是这个小抠抠到下一个小抠抠那二三十厘米的距离了。
不管最后出手的我是否抓住了宇宙另一端的小抠抠,其中那与内心的恐惧的搏斗是我从岩壁上下来后最享受的事情。
虽然爬到线路的顶峰看起来是件非常让人骄傲和有成就感的事,但是对我来说其中克服内心后的感觉远远胜过到顶。
进过无数次以上的经验与尝试,我发现积极向上,突破那个以前遥不可及的难度这件事变成了我的潜意识:完成这条路线后的第一个想法不是要爬哪一条简单的,而是开始为下一条线路做准备了。
我觉得,就是这样的氛围影响了我。让我变得对自己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并不会因为其中的困难而真的退缩。其中虽然会经过许多的艰辛,但是这样的潜意识一直支持着我。”不要怕,冲坠有什么好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