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贴设计——今晚我是艺术家

1拼贴作品

今天是没有灵感又想任性的一天!

很久很久很久以来,我觉得我都被一些隐形的条条框框束缚。所以在动手之前,我一直在思考,“做什么主题?什么主题?什么主题才好?”然而当我越去想这些问题,我发觉我越找不到灵感,同时焦躁难安…

于是我决定,今天就不要管这些了,去他的价值和理念,今天我就做我想做的,今晚我就是限定艺术家沈浥尘同学。我只做我想做的,做我觉得好看的,我也不必再暗暗跟别人比,只要我够自信,我就够“艺术”

所以我就开始随便的撕扯,然后又组合、裁剪,我把我想要的杂志素材剪开,把人脸剪开。这其实就代表着我内心的撕裂感,我想要自由、随性,但还是希望做的更好,也或许是更迎合别人一点。

创作过程中

我个人是很喜欢日本文学的,包括日杂复古这样的风格,在我自己不自知的状态下久在作品上呈现了这种感觉,这是让我自己也感到很惊奇的;我想这份作品没有那么些高大上的追求,它只反映了我内心最本真的喜好和想法,也是很有趣的

关于“今晚我们都是艺术家”这句话,我希望不只有我有这种内心的放纵与解脱感,每一个人都能在创作中找到自己的快感。所以,今晚我们一起做自由潇洒的生命体吧!!!

一起来看成品!

2 海报成品

一点点反思:当我过几天回看这份拼贴的作品,我才发现我的素材是那么的“规整”,全都是方方正正的剪贴,我回想了一下也许是跟我个人和生活经历有关。不管是以前的生活环境,还是我自己总“困住自己”,所以我还是把它称之为有些失败的反叛记录吧。我惊奇的发现原来艺术作品是很能反映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的额,也许我还可以更突破一些

SINGLE SPACE

这个模型最开始的思路是做一个类似八音盒的小盒子,中间有一个女孩子的造型。但是后来跟老师沟通了之后感觉这个想法难度太高,而且我后来也觉得内容有点单调,所以打算就用另一种方式来体现我的特点:作

在我的脑海中,作这个字应该是非常明亮,各种鲜艳颜色的碰撞。这样的丰富对冲更能体现“做作”“矫情”那种张扬和不自然

其次,一般作这个字会有很多动态的表现,而且一定是区别于“普通人”的,所以我打算会用弯曲,甚至扭动的造型去表现这个字

但我希望在模型的最中间做一个白色的小造型。我希望传达的是,即便我看起来很做作,很让人不喜;但是在内心里我可能是意识不到这些行为会让人不适的。做作的人心里也是可以很纯净的, 并没有那么多“故意”与“恶意”。而且这个模型的内部也会是比较深色的,因为其实在作这样的外表下我的心情真的不是那么明朗。我也不喜欢这个字。我依然打算采用包裹感的设计,也更能让人感受到我回避与不适。

草图:

成品:

因为我对作的理解是希望自己能呈现一个很好的状态,但实际上会有点蹩脚。说实话本来我还是想做一个“华丽”的设计,有一个特别美的色彩穿插,但一是材料限制,二来我也觉得可能在很多人的想法中作这个词肯定还是个贬义词,是我们常说的“low”。思考了一下最后决定用这种“土味”的色彩碰撞,希望能呈现出我的想法。

中间被灰色布料包裹的那一块其实就是我自己的内心。我在一堆透明的史丹利中间放了一个红色的小球,这个代表着我的心脏,还是被纯净拥抱着的。

一点小反思:

这个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其实是材料限制;东西都比较单一,出来的效果也没有我想想中的足够花里胡哨,所以这次还是有一点反思吧,动手类的事情还是应该去发现身边的一切,而不能只局限于209这个教室

一份礼物——成品

我送给自己的这对耳环,设计初衷是希望轻便且好看,所以在制作中便选用了非常轻的布料作为主要材料。

作品的基调是蓝白色,因为我个人非常喜欢蓝色,希望这个作品里能呈现一个由浅到深的色彩过度,设计上采取了不断包裹的方式,让浅色包裹深色,有一些蓝色羽毛希望能带来一些更强烈的视觉冲击~

穿戴特写

这次作品选用了不对称设计,这个灵感来源其实是裙子。一只像少女平时穿的短裙,蓬松的样式能给人比较俏皮的感觉;而另一只更像是庄重场合才会穿出来的晚礼服,更加端庄、稳重一些

在制作过程中,先做了耳环的造型。面料的剪切、拼贴、包裹。中间选用了钢丝和胶枪进行粘合,后面我又觉得色彩还是有点太浅太单调,所有又裁剪了一部分羽毛片,将他们粘合成一大撮羽毛尾巴,将他插入进“晚礼服造型中”。造型结束后,加入了耳钩,对丝线和羽毛做了一点点修剪,最后就定型啦

单品展示

我希望这两种风格可以结合起来,让这对耳环有一些反差,既有女孩子灵动的俏皮感,也有女性魅力。但是这一点在成品上没有被凸现出来,我反思了一下可能是因为色彩太统一,而且短款也不够蓬,所以导致没有达到我心目中的理想状态。可能下次再设计作品的时候还是要考虑周全一些,先专心致力于一方面(比如美观、设计理念、创造力)即可。

凡尔赛文学之乐–现当代文学

“说实话看到这个标题我哭了,你们这么的优秀,还对凡尔赛文学保有好奇。而我,只能蜷缩在坐不直的兰博基尼里面,连哭都不敢太用力,因为底盘很低容易划伤车底。”

看到这里有没有感到“有被无语到”呢,其实这就是最近爆火的凡尔赛文学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凡尔赛就是通过表面谦虚甚至卑微的语气,不经意间露出自己优渥的生活或者自身一些优点。凡学和我们常说的装还不一样,装生怕别人不知道,而凡学是看起来怕别人知道,但其实生怕别人不知道,怕别人看懂,又希望别人看懂。

那究竟是什么促使了凡学的走红呢?在凡学的场景下分为两部分人,一是speaker,二便是audience;他们在面对凡尔赛时的心理是不一样的:

· 对于speaker来说,就显而易见的就是虚荣心。 人对自身判断有一种不确定性,我们时常需要在他人的肯定中来获取自我认同。但赤裸裸的炫耀总是太露骨,容易引起抵触,而“凡学”正承载了这种虚荣心与表达欲的需求。“凡学”为这种炫耀披上了一层“低调”的外衣,看似不经意间流露的优越感拐弯抹角的话语中逐渐变得“合理化”,既满足了自己虚荣心的释放,也达到了隐形炫耀优越感的目的。这些人渴望他人的关注与艳羡。

然而这种虚荣心的来源,除却我们本身的人性弱点以外,还有环境的塑造。处于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常常会觉得在虚拟中对于自己的言行不需要负太大的责任。现实生活中,人们想要突破阶层提高自身社会地位,需要付出大量成本。但是,到了网络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一部手机尽情地塑造自己的上流社会身份。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是通过堆砌人设成为凡尔赛大师,参与门槛极低。这就同理前段时间被大家群嘲的上海名媛拼单群一样,原本两三千的丽思卡尔顿我花几十块钱就能得到同等的艳羡与关注,那么不是一个非常高质量低成本的消费嘛

· 再回来说说这些观众究竟是怎么想的呢?有些人觉得纯粹就是图一乐,看看这些小丑哗众取宠。但也有一部分人,虽然嘴上说着“鄙视”“不在乎”,但心里也是有些向往的。生活差距让他们无法触及到只有1%人拥有的奢华生活,这样的差距让他们羡慕又憎恶。他们觉得生活不公,所以对于这样的凡尔赛就是又爱又恨。不论发表的评论好坏,总归心中会多加一些关注。

所以凡学走红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社会现象。它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心理需要。即便有很多人说这是非常带坏社会风气的,但我并不认同。我觉得凡尔赛文学背后反映出来的人性问题是非常真实的,不应该被我们掩藏。如果这个国家的人都只能看到真善美,那这也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了。我们没有必要也做不到扼杀这种所谓的风气。凡学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例如白居易的“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翻译过来就是:朝廷封爷做二品官,爷啥事也不干,还每个月给爷几百上千两银子。唉,这是为啥呢。由此可见凡学是人们社会生活非常需要的一些消遣。也是心理上的互相补足。这些低级趣味可能被部分人所不齿,但是人各有选择,不应该直接否认其存在的价值。

那么很多人又会问了,热衷于网上冲浪的青少年难道不会被歪曲价值观吗?确实网络现在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可抵挡的,但教育是由多方构成的,家庭、学校、社交都会影响价值观的形成,这些群体都可以进行干预或引导。同时,我依然强调真实二字;我们应该让青少年看到真实的世界,给予足够全面的信息,让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一味地教导政治正确。

现在,当我们再次回头看看开头那段凡学,对于文字背后的人、人性甚至是自己会不会有更多的理解了呢?凡尔赛并不是扭曲,恰恰是人们需要的一片膏药,给予我们不同方面的满足感。也许对我来说,刷刷凡尔赛也可以成为一种有趣的体验吧~

PS:开头的例子来自知乎(zhukang

一份礼物

我设计的礼物是一对耳环,而收礼的人也是我自己。

这个灵感来源于我的耳洞,我在2020年八月狠下心去打了一对耳洞,而由于我是一个“臭美”的人,便迫不及待得开始换各类好看的耳钉。但事实上,在打耳洞的前三四个月都最好不要轻易换耳钉,尤其不能换过重的。每天要消毒、涂红霉素软膏。而我正好反其道而行之,导致到今天,我打完耳洞的第七个月,耳洞依然还在发炎。

所以我决定设计一款产品送给自己,一款轻便、款式好看、材质适合新打的耳洞的耳环/耳钉。这样就基本可以满足新同志的所有愿望啦~

此外,我在nice that网站上看到了一组我特别喜欢的设计,并选择乐其中一个“don’t stuff yourself”。

当我阅读作者Ikki写下的introduction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I think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o entertain, to make something that is pleasing to the eye”  这句话给我提供了很强的灵感,因为我之前一直在思考这份礼物可能存在的社会价值、意义等等。但是我发现其实就做一个普普通通但能让人快乐的礼物,也是一个很好的idea。所以这个作品也是告诉我自己,don’t stuff myself!!!

共建的重建–社科入门

              ——共建会应从民主决策开始重建

1摘要

社区共建是要倾注心力,形成广泛参与、求同存异的生活状态。在探月学院,当你因个别制度、事物感到不适的时候,便可以求助共建会,一同进行社区共建。本文将从民主决策的角度出发,探索共建会机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可实现的解决方案加以改善。

   2正文论述

2.1问题

由目前的共建会制度来看,其产出并不可观。笔者随机采访了13位同学,其中9位对共建会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就是:太拉垮。不管是开会决定,还是推进议题,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社区许多成员对于共建会都持一种不看好的态度对待。

2.2原因

共建会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笔者总结了几个原因:

1无实权

共建会本质上其实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组织,很像一个大型有组织的“意见箱”,但是学校内部的权力来源其实划分的不清楚。比如另一个学生组织学长团在探月就被大家更看重些,因为学长团的存在,以及他们操办的很多事物都是来自于学校的授意,所以跟学校利益是没有什么冲突的。但是共建会就有些不一样,共建会的存在是有些尴尬的。以感恩节活动为例,当时共建会小组就和学校老师产生了一些矛盾冲突。共建会仿佛一个非官方的民间组织,即便貌似有zale撑着,学校也还算支持,但是很多时候共建会是不能主导他们自己的行动的。可是共建会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学生发起去改进社区内部不合理的章程规定,然而他们没有足够的权力,导致这些像起义一样的活动总是烂尾。

2制度混乱

共建会并没有明确的章程。关于这个组织本身的定性、流程、规章制度基本都是由共建小组口头转述的。共建会的功能也很让人混乱,他们既做关于规则(晚自习、宿舍熄灯)的议题,又如上文所说的去举办感恩节活动。一个迷迷糊糊的组织总是难以让人信任。

2.23 界限不清

共建会如果要做议题,议题本身的界限也是很重要的。从之前的共建会经历可以看出来校方并不是完全信任共建小组的,依然有guardians的一票否决权等等设定。我个人认为 这有一部分是源于学习者们的能力不太足以支持选择的议题难度,所以学校无法百分百信任他们做出的项目。共建会的议题难度、范围没有界定。比如说共建什么时候午饭送到,和共建我们要不要再搬个新校区就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件事。

2.3解决方案

共建出章程

我的建议是,先放下手头各种议题小组的工作,社区成员可以都坐在一起去思考一下共建会的章程。如何给共建会定性、我们聚在一起共建的目标等等。要先在社区内部达成共识。

之后便可以由共建小组撰写具体细致的规章制度、议题流程,再放到学院内部征求大家的意见想法等等。

共建会需要和校方协调,将一些事情的优先级分清,关于共建会的职能需要被划分清楚,学校也应该给共建会一些认可和帮助。探月社区始终是一体的,不需要把“学校”和“学生组织”放在对立面去看待问题。

功能改进

个人认为共建会应该拓宽一下功能范围。共建会不应该总是只做议题。如果暂时没有议题,也可以成为一个“茶话会”,大家聚在一起聊一聊近况,从中自然而然的引发讨论,从中达成一些对于学院内部一些制度和事物的共识。很多疑问和“可能成为议题”的问题就可以在这一阶段被自然的消化。

效率与推进

    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效率问题,从之前的共建议题来看,每一个议题都做的有些拉垮,有一搭没一搭的出现。如果要重建共建会的制度章程,一定要做好时间管理,不能像之前做议题一样无休止的耗费时间。不然之后的共建会只会越来越不被大家信任并且没有产出。我个人是期待校方能在这个阶段给予共建小组一些帮助,至少能有一些“外驱力”。成员自己也需要定好checkpoint、各种ddl,互相督促,不管是共建章程还是以后各式各样的议题,内驱力和责任感都是必要的。

2.4风险评估

这些解决方案,听起来好像是“拯救”共建会的一剂良药,也是大家公认一直强调的一些问题,而且从前共建会也做出过一些尝试,但是目前来看其效果并不理想,共建会制度依然杂乱无章,所以这些方案真的可行吗?

依笔者所见,问题并不出在这些建议本身,而是付诸的完成度不够高。笔者本人在亲历共建会时也被强调过这些概念,可以并没有人会强调执行。执行力才是最需要被提高的。

    那么你可能又会问了,既然方案没问题,那能否付诸高质量的行动?

目前共建会算是比较散漫的工作状态,如果突然按照这个方案走,共建小组和议题小组成员肯定会感受到更多的压力,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坚持下来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勇气和毅力还有团队协作在这一部分非常重要,相应的指导老师也可以多跟踪学习者的状态与工作进展。内部需要小组成员有稍强的心理素质;外部也需要有人不断的监督、提供帮助。同时,小组需要对“高质量、高效率”达成共识,并进行量化,比如给项目定下严格的时间管理、明确的分工和让一切“期待”变得可视、可执行。如果内外驱力都能同时进行,那么高质量的项目产出基本能较为顺利的进行下去。

即便这项任务听起来很难,但并不是不可实现的。德国的ESBZ学校就倡导社区中的每一个人,不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要自主管理,并且在这方面颇有成就。

在ESBZ,三个年级的所有学生今年就会投入到这个雄心勃勃的一年期项目当中,来重新设计三个年级的课程。最后学生和教师们会在顶尖教育专家的支持下,把这个概念变成具体的结构和做法。可见这些方法并不是完全纸上空谈,还是有一定可行性和成功度的。所以共建会也不需要太过有压力。

3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以“问题、原因、解决方案、风险评估”四个方面论证了探月的社区共建,应该从民主决策开始改善,且如何改善。文章从民主决策视角出发,分析了目前的共建会状况,并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社区在不断成长,期待可以对于社区有帮助,大家一同收获更好的共建制度。

                                                      沈浥尘 Amber

                                                          2020.12.17

注:1上文中的图片为笔者的小调查

    2另外,共建小组和议题小组是分开的;共建小组指专门筹备共建会举办,且帮助议题小组推进项目的人,有点像助教的角色;而议题小组则是真正“做事”的那批人

青少年视角下的家庭暴力沟通–CTB

目录

引言 

研究分析 

文献综述 

一、基本概念的定义(家庭语言暴力)

二、相关研究成果汇总 

三、本研究的出发点和社会意义 

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 

研究结果 

一、从访谈中得出的青少年认为的暴力沟通形式 

(一) 语言暴力 

(二)冷暴力 

(三)肢体暴力 

二、暴力沟通成因 

(一)语用原则 

(二)成因分析

三、暴力沟通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 

(一)正面积极影响. 

(二)负面消极影响. 

四、如何解决家庭暴力沟通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引言

青少年的心理疾病患病率逐年递增,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研究表明家庭中的暴力沟通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本篇研究以青少年的视角出发,分析家庭暴力沟通的成因以及对青少年的影响;探究青少年眼中的家庭暴力沟通是怎样的。

在笔者所在的学校(探月学院是一所在北京的创新型学校),就存在着患有抑郁症和其他心理疾病的学习者,当事人偶尔会情绪失控,严重时需要休学来调整身心状态。项研究表明(沈艳辉  2020)北京市海淀区13.65%的中学生曾有意伤害过自己,具体来看,初中生为14.57%,高中生为13.08%。12.25%的中学生曾认真考虑过自杀,6.46%的中学生有过自杀计划,2.33%的中学生采取过自杀措施。时间趋势上,2016年中学生采取过自杀措施率(1.54%)明显低于2008年(2.62%),但在2012-2014年间有波动。高中生因家庭原因有自杀倾向的占15.05%。尝试过自杀或自伤的学生中,73.75%没有寻求过帮助。

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心理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暴力的家庭沟通会给青少年带来显著的影响(如性格、社交、发泄情绪的方式等)。例如,如果父母经常吵架或是冷战,孩子将在压抑、紧张的环境中生活,很多孩子会因为这个原因变得过于敏感,一些很小的动作都能牵扯到孩子的情绪。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现象,如果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案,会造成社会的不良影响。而如果该问题得到了解决,家庭关系将会得到促进,青少年心理压力问题也会得到缓解。

笔者目前对于该问题的初步假设是:青少年眼中的家庭暴力沟通的表现形式有互相不理解对方、拒绝倾听、使用语言暴力和冷暴力的沟通方式。造成这种沟通方式的一部分原因是双方由代沟导致的观点不同,这使双方都想尝试说服对方,去证明自己的观点才是所谓“正确”的。从而忽略了当时双方交流的时候给对方带来的心理和情绪上的不适。

笔者希望在项目后期将非暴力沟通带入家庭中,进行有效、温暖的沟通后,可以有效缓解亲子关系。

研究分析

文献综述

一、基本概念的定义(家庭语言暴力)

世界卫生组织对“暴力”有三种含义,在这里笔者主要使用第三种含义,“蓄意地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利,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陈璐颖,2018)。

“语言暴力”指使用侮辱歧视性的语言,例如 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此类行为致使他人的精神和心理遭到侵犯和损害,为精神伤害的范畴(孙明浩,2020)。

“‘家庭语言暴力’是指行为人以语言为武器,通过使用谩骂、侮辱、诋毁、歧视、嘲讽等性质的口头语或书面语,有意或无意攻击其家庭成员,造成心理或精神上的伤害的暴力行为(陈璐颖,2018)。”

笔者在这里对“家庭语言暴力”的定义采纳陈璐颖的定义。

二、相关研究成果汇总

(一)家庭语言暴力的类型.

家庭语言暴力通常被分为两大类:显性的语言暴力和隐性的语言暴力。在这两大类之下又根据表现形式,将语言暴力细分成不同种类。

  1. 显性的语言暴力

有明显的谩骂、诋毁等侮辱歧视性的因素,从言语行为的明说意义就会致使他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于显性的语言暴力(樊佩佳,2020)。典型的例子有:屈辱型语言暴力。当孩子做不好一件事时,父母通常会说一些带有侮辱、反讽性的话语以激起孩子的上进心。例如有些家长常常会说:“你怎么这么笨”(孙明洁,2020),但事实却往往没有达到家长期待。

另一种类型为贬低型语言暴力。孩子一旦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父母就会说一些贬低性的语言来发泄内心的不满。比如“你都几年级了还不会”,“我看你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算了,别读了,浪费钱”(孙明洁,2020)。除此之外还有威胁恐吓型语言暴力、嫌弃厌恶型语言暴力和抱怨哀求型语言暴力(孙明洁,2020)。这些带有非常明显的个人情绪色彩以及谩骂、诋毁等侮辱歧视性的因素的语言,属于显形的语言暴力。

隐性的语言暴力

表面上不一定含有暴力内容,没有明显的攻击性,但其本质上是否定的,会给他人带来心理或精神上的伤害(陈璐颖,2018)。隐性的语言暴力被大致分为四种:命令型、比较型、忽视型和否定型。命令型通常以“你必须要好好学习”这样的形式出现。比较型是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典型的比较型。忽视型是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一种语言暴力,人们通常意识不到不给予回应或者给予“哦”“活该”这样的回应其实也是一种语言暴力。像“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不争气”等。这样的话其实就是否定型的语言暴力。隐性的语言暴力因为表面上没有强烈的攻击性,因此人们往往意识不到它给人造成的伤害。

(二)家庭语言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从心理健康方面,在语言暴力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从而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孙明洁,2020)他们有时会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不再相信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少年大多会产生自责自罪感,进而产生低自尊,变得敏感多疑,从而影响学业等”(樊佩佳,2020)。

“在人际交往方面,青少年们往往会回避问题、回避现实,不敢与人正常交流,容易形成以内向、封闭、自卑、多疑等为特征的自卑退缩型人格(杨世朝,2019)。青少年很可能因此无法养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无法适应社会”(孙明洁,2020)。

“家庭语言暴力具有代际承袭的特性,即在语言暴力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青少年很有可能对别人使用语言暴力”(陈璐颖,2018)。“换句话说,青少年在受到‘语言暴力’之后,性格变得暴躁、易怒,内心充满仇恨、逆反,为了发泄不满,而对他人和社会采取过激行为,形成暴躁攻击型人格”(杨世朝,2019)。

“从社会治安方面,那些长期生活在暴力的家庭氛围中,得不到父母关爱的青少年,由于情感无法被满足,会形成有缺陷的人格,对周围的人和事怀有不信任和敌意,这将促使未成年人形成反社会人格,甚至是犯罪”(熊淑萍,2013)。

(三)家庭语言暴力的成因.

目前笔者关注到学术界探讨的家庭语言暴力的主要成因有:教育理念、父母素质程度、夫妻关系。

  1. 教育理念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父母打骂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孙明洁,2020)“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当中,“打骂”既是一种教导,也是一种考验。“我们也是这么过来的。”也让父母们对孩子更加深信“打骂“孩子是有效果的、是正确的。同时中国文化提倡含蓄和委婉,中国的传统父母总是不习惯直接夸奖自己的孩子。但这其实也是忽视型的语言暴力,会让孩子形成自卑懦弱的性格。”(刘琤,2019)。

父母素质程度

“家长的示范作用是全方位、立体化的,父母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性格、品行和心理,进而影响孩子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概念的形成”(孙明洁,2020)。

因此很多在家庭语言暴力的环境下长大的青少年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也会使用语言暴力。根据刁岩和宋立娜(2015)的一项研究表明,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态显著相关。父母经常对孩子的行为和表现进行正面肯定和客观评价,会有利于孩子客观地认识和接纳自己。反之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

夫妻关系

“在夫妻之间容易争吵的情况下,教育子女也会倾向于使用语言暴力,且容易向子女抱怨、诉苦,说出譬如”要不是你,我早跟你爸离婚了“这类话语。“(樊佩佳,2020)。

调查显示,父母关系的好坏,也是青少年遭受暴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有时会把争吵中的“怨气”“怒气”带到孩子身上。这种情绪发泄给无辜的孩子是伤害力极高的。

(四)家庭语言暴力的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

问卷法是在研究家庭语言暴力时比较常见的研究方法。通常应用问卷收集一些较为浅显、广泛的数据,例如:有没有受到家庭语言暴力、家庭语言暴力是否很严重、什么样的行为是家庭语言暴力等等(陈璐颖,2018)。在这些数据支持的基础上,人们大多时候会进行访谈以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假设。

访谈

访谈是在研究家庭语言暴力时最常见的研究方法。通过访谈,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观察和了解每个家庭的现状和家庭状况,进而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例如:在陈璐颖(2018)的研究当中,她通过访谈的方式得知其实有几个人虽然说自己没有受到家庭语言暴力,但实际上他们的家庭环境是存在语言暴力的。

(五)家庭语言暴力的解决对策.

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从家长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大概有两种解决方式:转变观念、改变沟通方式。“第一种大多是提倡让家长尊重青少年是一个不完美的个体”(樊佩佳,2020)。在此基础之上和青少年建立平等、友善的亲密关系。第二种提倡在改变传统观念的基础之上改善用语(樊佩佳,2020)。

三、本研究的出发点和社会意义

笔者选择此社会问题的动机主要来源于本人与身边亲友的相关经历。原生家庭给人带来的影响是极强的,它对于人格形成有着铺垫的作用,伴随着笔者本人的成长也逐渐发现了这个现象,同时也在思考家庭沟通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于是便觉得需要做研究来调查同龄人对于该问题的看法,同时也可以帮助笔者有新的思考与探索,形成更完整、不同的思维方式。

笔者通过发掘出家庭暴力沟通的根本问题,理解其形成机制,了解青少年在家庭场景下的暴力沟通受到的影响。笔者希望这篇学术研究,能让中国家庭们意识到亲子关系、亲子暴力沟通中的成因,并通过呈现亲子暴力沟通的后果来起到对于中国家庭的警示作用,期待能提升社会对于家庭沟通的关注度,提高家庭幸福感。

家庭暴力沟通其实是目前还算颇受关注的一个课题,因为亲子教育在国内的关注度在逐渐上升;但是目前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基于家长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并给出教育,于是笔者希望做出的这篇学术研究是以青少年角度出发,希望让社会了解到不同的声音,对于家庭沟通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

研究方法

研究小组作为在读高中生,对于同年龄段青少年更加了解,且研究资源较为充足,所以研究小组决定以同龄(14-17岁)青少年作为研究群体切入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抽样,在这部分群体中进行调查研究,获取主要信息。研究小组选择定性研究的原因是定性研究更能准确地、深入地研究出身边的青少年家庭暴力沟通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为研究小组的研究对象是北京的青少年,所以定性研究具有情景性的特点让得出的研究结果更能代表北京市青少年家庭暴力沟通的现状。由于研究为定性研究,再加上课题有一定的敏感性和个体差异,研究小组采用访谈为获取数据的主要形式,访谈通过提问受访者眼中的家庭暴力沟通是怎样的,比如家庭暴力沟通具体有哪些表现形式?为什么发生暴力沟通?以及分享家庭暴力沟通实例。研究小组在访谈中会观察受访者的感受并记录下来。本文将采用多案结合的分析方法,也就是基于15个受访者的访谈内容,来寻找出15个案例中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方法,分析青少年受暴的过程、感受、受到的影响,以及他们对此问题的认知等等。

研究步骤

  1. 撰写主问题与子问题

例如:什么是青少年眼中的家庭暴力沟通?具体有哪些体现形式?为什么会出现家庭暴力沟通?

设计访谈采访大纲

研究小组运用了半结构式的访谈模式,大致内容包括维护安全性的开场、邀请受访者介绍家庭背景、研究问题的引导与总结收尾。研究小组在访谈过程中会根据访谈者给出的信息,进行追问和深度挖掘。引导受访者说出他们不愉快的沟通或经历,但不限于引导出研究小组所期待的答案。研究小组的目标是通过受访者分享的家庭暴力沟通的经历以及受访者阐述的家庭暴力沟通的成因总结出共同点和普遍结论。

撰写知情同意书

由于该课题还是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所以研究小组需要在事先获得受访人的同意时才可进行访谈。研究小组的知情同意书将会说明该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可能会问到的隐私问题,如何保护数据隐私,以及文章会如何公开等等。最大限度尊重和保护受访者。

识别受访者,进行采样

研究小组在校园内发出公开信,邀请有过跟父母不愉快沟通经历的学习者参与访谈研究。同时,研究小组也会邀请身边存在家庭沟通问题的学习者,增加采访者的人数,有利于找到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因为此研究问题涉及到受访者的隐私,所以研究小组会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不愉快家庭沟通经历,争取到他们的同意后再进行访谈。研究小组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了“滚雪球”的采样方法,通过询问受访者,找到或接触下一个受访者,像这样通过一个受访者接触到下一个受访者的采样方法,称之为‘滚雪球’的采样方法。这样的方法可以保证不会出现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学习者,同时还能邀请到受访者身边的朋友或是校外的学习者,扩大了受访者的范围。秉持着不强迫的原则,“滚雪球”是当前情况下相对最友善、最有效的收集数据的方式。针对使用“滚雪球”的方法调研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使结果更加具有情景性,同时也能够让数据具备时间的属性,得到更富有成效的解释,帮助研究小组超越最初的成见和框架。最终研究小组在校内外同时邀请青少年参加,总共收集到17位学习者的信息。

进行采访

进行采访前,研究小组会准备较为私密温暖的空间,并征询受访者是否可以录音,以及让受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鉴于课题的敏感性,访谈的一切前提是不要伤害到受访者的感情。研究小组在访谈之前会说明:如果受访者在与研究小组的对话中产生了任何的不适,可以随时停止。在访谈中会尽力维护受访者的情绪,不强迫受访者说出他不想分享的沟通或经历。访谈后会安慰受访者,比如给予一个温暖的拥抱或递上一颗糖。

数据整理

研究小组利用石墨文档对每一位受访者的家庭问题进行了整理,结合之前所学对这些家庭进行分类,作出初步的判断与分析。根据每位受访者的访谈内容,分析受访者家庭暴力沟通的原因和影响,在访谈记录中寻找重要的词、短语和句子及其表达的概念和命题,然后探讨有关词语和句子的意义,进行下定义和分类别。比如有受访者提到了“沟通少”的观点,研究小组就会在所有的访谈内容中寻找类似的观点,将这些观点命名并进行归类。在提炼出所有访谈案例中的家庭暴力沟通的成因以及影响后,利用采访得出的结论回应了研究小组的研究问题的信息,并且充分运用在了研究结果的部分。

研究结果

一、从访谈中得出的青少年认为的暴力沟通形式

在与多名青少年进行访谈之后,小组总结了其中的要点信息,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归类,发现青少年眼中的家庭暴力沟通形式主要有三种:语言暴力、冷暴力、肢体暴力。

在这三种体现形式中,语言暴力覆盖了每一个样本家庭,每一位受访者都提到了“吵架”、“说教”等类似字眼;其次是冷暴力,部分家庭也会出现“不沟通”“疏远”等情况;而较少数家庭中会出现肢体暴力的情况。

(一) 语言暴力

定义

第一种:侮辱型暴力语言。当孩子做不好一件事时,父母通常会说一些带有侮辱、反讽性的话语以激起孩子的上进心,但事实却往往没有达到家长期待的效果。例如:“你怎么这么笨!”如果经常使用侮辱性暴力语言。孩子们会因此失去自信心。当孩子们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更倾向于自暴自弃。

第二种:贬低性暴力语言。孩子一旦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父母会说一些贬低性的语言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典型的例子像“你都几年级了还不会”“我看你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算了,别读了,浪费钱!”从自己最亲近的父母嘴里说出来的冰冷的话语,往往令孩子丧失安全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变得胆小、怯懦,甚至冷漠。

第三种:威胁恐吓型暴力语言。如“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再不乖,让警察把你带走!”当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的时候,父母会用一些令孩子害怕、恐惧的话语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经常使用这类语言,会让孩子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会造成极大的阻碍。

第四种:嫌弃厌恶型语言暴力,使用这类语言暴力的父母通常会说“我当初为什么要把你生下来?”之类的话。经常使用这类语言的父母通常出现在不负责任的人或离异家庭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孩子容易觉得自己是拖累,丧失了生活的热情,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或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第五种:抱怨哀求型,通常使用“求求你不要再这样行吗?”这类语言的父母通常对孩子过度溺爱导致孩子无所顾忌无法无天,家长对其没有任何办法。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往往没有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孩子很难在社会中生存下去。

(二)冷暴力

定义

第一种:不理不睬型。当孩子不能达到家长的期望时,很多家长觉得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严重受挫,于是产生了消极心理,对孩子不理不睬,听之任之,消极应对。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家长对自身教育责任的逃避,孩子会觉得是自己无能导致父母不再关注自己,于是会产生内疚自责的情绪,对自己感到失望。这类的家长会说:“老师,你们也告诉我孩子不能打,也不要骂,不能打不能骂的,我不管总可以吧。”

第二种:包办代替型。日常生活中包办代替现象更是比比皆是。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你们知道造成儿童不幸的原因是什么吗?那就是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家长的包办代替在无形中变成了对孩子的精神虐待,因为他们剥夺了孩子切身体验生活的权利,这也成了最容易被家长忽视的亲子关系中的隐形杀手(卢梭)。举个例子:新学期最能反映这一点的就是包书皮。新书发下去后,最忙碌的是家长,帮孩子包书皮、包作业本,第二天孩子忙着在班级晒各自父母的“成果”,还不忘互相点评一番。

(三)肢体暴力

定义

身体暴力是指因非法使用武力,如袭击他人、剥夺他人自由等,而造成人身伤害的任何行为。家暴,即家庭暴力。2016年3月1日实施的《中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将家庭暴力定义为: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就像是受访者小B同学就提及过和父亲发生误会,和父亲发生肢体冲突的经历。

二、暴力沟通成因

(一)语用原则

笔者认为,暴力沟通的产生,是因为违反了沟通中的一些基本语用原则而导致的。

  1. 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认为,为使语言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双方必须合作遵循如上准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言语交际涉及到许多因素。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人们又可以故意违反某一准则,说不真实的话、空话、过头话、罗嗦话等。家庭语言暴力发生时,实施者一直通过各式暴力语言攻击对方,承受者保持沉默或试图说话时被打断,这时的会话是单方面的,缺乏双方的合作。

礼貌原则

为了弥补Grice的合作原则,英国语言学家Leech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的重要原则,其作用是使交际双方的方式显得更加礼貌,也指在言语交际中,交际者总希望得到对方的尊重”o。谈到语言交际的礼貌问题,就一定会涉及“面子”问题。家庭语言暴力,由于其语义带有一定的攻击性、否定性和排斥性,实质上侵犯了他人的面子。

(二)成因分析.

通过访谈和文献研究,笔者从沟通之中不和谐的现象出发,总结了导致家庭暴力沟通的各项成因并对各项成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1. 倾听质量差

在访谈中,有近一半的被访者提到了在家庭沟通中,经常会出现拒绝倾听对方观点的现象,其中K同学说到“即便妈妈跟我说,你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后来我发现,尽管我说了我的想法,妈妈也不会认真听或者采纳,很多时候大家都过于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从共同解决问题变成了维护自己的观点,然后就变成了吵架”。

由此可以看出,很多时候之所以发生语言暴力,是由于沟通的双方并不认真倾听对方的内心想法,不尊重、不倾听,也就导致了不理解;当双方不理解的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比较激烈的冲突。而长期的互相不理解,一方面可能成为之后再次发生暴力沟通的诱因,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导致家庭成员回避沟通来减少冲突,久而久之也会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差。

观念不同

在阅读多篇文献后,在曾亚平和程洋的研究中提及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也是暴力沟通的一个成因(曾亚平,程洋,2020)。这普遍有时存在于中国的家庭关系中,不管是父母之间,还是亲子之间,都容易因观念问题产生分歧。

例如KW同学在采访时说“我爸爸比较保守封建。家里父母经常发生矛盾(在买房卖房,抚养老人这样的问题上有分歧)。于是妈妈‘一意孤行’瞒着大家,把我送到美高,主要是出于想让我脱离变态的体制教育,还有压抑的家庭气氛。”这位受访者的父亲和母亲就因为观念的不一致导致了暴力沟通的产生

同时,在孙明洁的研究中表明由于受我国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现代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思想仍然与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密切相关(孙明洁,2020)。

观念上的不同很有可能导致家庭沟通出现矛盾进而引发暴力。就像一位J同学也提到他与父母的代沟变得越来越大,这种思想上的差异很容易成为暴力的导火索。

教育理念与方式的差异

与上一点相似,其实很多家长们对教育孩子是有极其不同的标准和想法的。这可能会出现比较极端类型的教育模式,例如:

  1. 掌控型家长

有些家长对孩子有过强的控制欲,希望他们凡事可以按照自己的预期轨迹去做,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权决定自己的人生。这一类型的家长很可能出现为孩子包办人生的情况。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氛围一直是压抑的。

  • 暴力型家长

这类家长秉持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也就会出现肢体暴力;这类家长通过极端手段迫使孩子顺从自己。

  • 溺爱型家长

在中国文化中会出现一些过度溺爱孩子的现象,这就很容易出现所谓的“小皇帝”“小公主”。

由于家长自身的因素导致,产生畸形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暴力;而当这些家庭的孩子年岁渐长,初步树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就会开始重新审视这种教育方式,可能会产生激烈的对抗,或者回避家庭;同时,当家长们的教育方式被质疑时,有些家长也会采用非常激进的手段去否认、辩解,他们通过浑身长起的刺来抵抗孩子的“觉醒”、“质疑”——这就更演变为逐渐演变成家庭暴力沟通

青少年很难理性地处理问题

访谈研究的定位是14-17岁青少年,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很多时候在面对冲突时很难理智解决问题。Y同学和父母的沟通方式就是吵架,面对父母无理而激进的责怪,他也很难保持冷静,也会用这种偏暴力的手段“回敬”对方;O同学举了一个和父母冲突的例子,当时他刚写完作业准备玩游戏,结果爸爸冲进房门看见了游戏开始的界面,就开始质问他为什么浪费时间、沉迷网络。O说自己当时很委屈,但是看着爸爸这种不由分说的指责更激起了他的反感,两边都用暴力沟通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更激化矛盾了。类似的情况在样本数据中也屡见不鲜。

青少年在这一段年龄的情绪自控力普遍弱于成年人,正值叛逆期的少年们有极强的逆反心理,此时的他们会更加敏感,更有自己的想法,有时这种反叛、追求自我,会导致与父母之间产生暴力沟通。

家庭语言暴力与批评教育混淆

挫折与批评教育在家庭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批评如果把控不好分寸,就容易转变为语言暴力。O同学告诉笔者,和父母聊天的时候,刚开始还是大家其乐融融的,但每当他说到关于自己的一些事,父母就开始说教折磨,一直批评他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让他觉得很难过。

当批评过度时,只会给青少年带来更加负面的否定。父母长期对孩子有过低的评价,尽管部分家长认为这是一种教育方式,但对于十几岁的青少年来说还是略显残酷。

笔者认为针对于事件进行的讨论,尽管可能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但并不属于家庭语言暴力。但是会伤害到青少年人格、会对青少年心理造成长久创伤的,或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潜在风险的语言,即为家庭语言暴力。

三、暴力沟通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采访结果得出,其实暴力沟通在长远中还是存在部分积极影响的,比如S同学说当他面对很大压力的时候可以较为冷静地处理事情,经历了“折磨之后”生活态度变得很积极,而且记住教训之后可以成长得更快。

(二)消极影响.

家庭暴力沟通会给青少年带来不小的消极影响,笔者将从三个维度去阐述说明,分别为消极情绪、消极性格和消极人格。

  1. 情绪

每一位受访者都表示了在家庭中有了不愉快沟通后会产生很多负面消极情绪;不一样的只是这些情绪的时效性和严重程度。A同学谈及家庭矛盾时说“那时的情绪很多,愤怒、难过、失望,到后来不仅仅是对这件事了,对父母和家庭也很心寒”在这17位受访者中,轻则产生消极情绪,重则长期因家庭原因情绪低落。

性格

经研究表明生活在有家庭暴力沟通的环境中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对自己的孩子使用语言暴力,这说明家庭暴力沟通是有代际传承的(陈璐颖,2018)。父母的暴力性格很可能留给孩子,一代代传下去。过度负面的家庭环境也会严重打击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他们可能在接下来的人生中都会因原生家庭而痛苦。在家庭中被长期打压也可能导致孩子变得懦弱无能,只懂得顺从来祈求欢心。

人格

原生家庭其实是一个人最开始、也最重要的那所学校。家庭的暴力沟通、父母身上的问题,很容易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或者导致孩子们抗拒这些问题;他们可能在不经意间就继承了家长身上那些缺点,而且也对孩子未来的人生轨迹会有影响。K同学家中的主要暴力沟通是因为父母离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K同学就表示她可能这辈子都不会选择结婚了,认为婚姻就是人生的坟墓。

四、如何解决家庭暴力沟通

研究小组采访了在校高中生17例,研究结果的88%的学习者愿意改变当下的沟通方式,大家都认为理想沟通模式是平等、自由、共同解决问题的,而不是站在相互的对立面。研究小组的身份是探月学院跨学科项目的非暴力沟通小组,我们认为非暴力沟通是理想的解决方法,所以研究小组未来的工作将基本围绕着如何将非暴力沟通带入家庭中。

苏拉·哈特撰写的《非暴力沟通-亲子篇》中提到了很多有效缓解家庭中暴力沟通出现的方法,如家庭会议,长颈鹿和豺狗游戏等等。家庭会议的核心问题是:倘若家里有人做了一些事,让其他人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家里的成员需要描述他/她所观察到的,表达他/她对此事的感受,说出正在发生的事使得他/她的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并且做出清晰的请求。而家庭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共同商议并制定能够满足每个人需要的家庭共识,不用暴力的方式去惩罚那个做错事的人。长颈鹿和豺狗游戏则是通过阅读一些大家平时沟通的例子,测试你是更加偏向长颈鹿语言还是豺狗语言,从而增强对于自我的认知,找到进一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这两种利用游戏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化解家庭中的部分冲突,促进了合作的沟通模式,用充满尊重的养育方式支持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成长。

总结与反思

笔者在做访谈邀请时是有一定偏见和局限性的。作者在设计访谈问题的时候只考虑到了被采访人的家庭沟通问题严重的情况,没有考虑到多个情况,也造成访谈有时难以推进。其次,笔者也没有考虑解决方案可能会出现的漏洞,比如:

1.青少年或家长不愿意接受承认出现家庭语言暴力

2.非暴力沟通运用的前期可能需要委屈、克制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半途而废

3.旧有的环境和思维习惯也许会成为非暴力沟通的“绊脚石”

4.解决方案可能还是略显笼统,没有办法很好地对应到每一个家庭状况。

除此之外,研究主题是青少年眼中的家庭暴力沟通,但是笔者在撰写“研究结果”部分时,部分原因和解决方案还是大多在考虑和父母有关的影响因素等等,而忽略了与青少年有关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Sun, M. J. (2020). 家庭语言暴力的类型、成因及应对策略.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11, 8-9.

【2】Liu, Z. (2019). 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课外语文下, 12, 122-123.

【3】Diao, Y., & Song, L. N. (2015). 家庭教养方式与亲子沟通对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42, 171-172.

【4】Fan, P. J. (2020). 家庭语言暴力行为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00后大学生为例. 科技视界, 16, 175-177.

【5】Hu, X. Y., & Yang, Y. J. (2020).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家庭语言暴力的个案及思考. 现代交际, 4, 128-131. 

【6】Yang, S. C. (2019). 家庭语言暴力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才智, 26, 30-31.

【7】Zeng, Y. P., & Cheng, Y. (2020). 家庭语言暴力的语用分析——从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角度.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5, 89-91.

【8】Shen, Y. H., Jiang, C., Shen, Y., Li, G., Pu, Y. L., & Li, H. Q. (2020). 北京海淀区中学生自我伤害和自杀相关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 36(6), 951-955. 

【9】Gou, S. Q., Sun, Y. H., Fan, Y. P., Zha, R. S., Yu, X. D., Zhang, Y., Zhou, Z. G., & Niu, L. (2003). 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家庭因素分析.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2(5), 572-574.

【10】Fang, C., & Fang, X. C. (2003). 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11(1), 65-72. 

【11】Xu, Z. M. (2017). 亲子关系中的“冷暴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教育界, 32, 110-111.

【12】Chen, S., Han, M., & Xu, K. R. (2020). 我国儿童家暴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法制与社会, 29, 129-132.